拼音wū gǔ
注音ㄨ ㄍㄨˇ
繁體巫蠱
⒈ ?古代稱巫師使用邪術(shù)加害于人為巫蠱。
⒉ ?指巫蠱之禍。
⒈ ?古代稱巫師使用邪術(shù)加害于人為巫蠱。
引《六韜·上賢》:“七曰:偽方異伎,巫蠱左道、不祥之言,幻惑良民,王者必止之。”
《北史·古弼傳》:“文成 即位,﹝ 弼 ﹞與 張黎 并坐議不合旨,俱免。有怨謗之言,其家人告巫蠱,俱伏法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神女》:“巡撫謂其事近巫蠱,不許。”
⒉ ?指巫蠱之禍。
引《漢書·武帝紀(jì)》:“諸邑公主、陽(yáng)石公主 皆坐巫蠱 。”
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弔 戾園 於 湖邑,諒遭世之巫蠱。”
⒈ ?以咒詛害人的邪術(shù)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一〇·神女》:「巡撫謂其事近巫蠱,不許。」
⒉ ?巫蠱之禍。
引《文選·劉歆·移書讓太常博士》:「遭巫蠱倉(cāng)卒之難,未及施行。」
《文選·潘岳·西征賦》:「吊戾園于湖邑,諒遭世之巫蠱。」
1.前些日子流行的巫蠱娃娃是一種以人偶的形式進(jìn)行詛咒的方式.
2."高處不勝寒",年輕時(shí)驕傲的漢武帝,如何在垂暮之年,因"江充巫蠱案"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擊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