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烈
詞語解釋
先烈[ xiān liè ]
⒈ ?對烈士、殉難者的尊稱。
例革命先烈。
為諸先烈。——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英martyr;
⒉ ?又。
例諸先烈之犧牲。
先烈遺志。
引證解釋
⒈ ?祖先的功業(yè)。
引《書·冏命》:“繩愆糾謬,格其非心,俾克紹先烈。”
孔 傳:“使能繼先王之功業(yè)。”
南朝 梁 沉約 《南郊恩詔》之三:“仰尋先烈,思致升平。”
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八篇:“魏 晉 以來,逮相師法,用以敘先烈,述祖德。”
⒉ ?建有功業(yè)的先人。
引唐 杜牧 《唐故銀青光祿大夫禮部尚書崔公行狀》:“易名定謚,為國常典,敢書先烈,達(dá)于執(zhí)事,附于史氏云爾。”
宋 司馬光 《進(jìn)古文孝經(jīng)指解表》:“伏惟尊號皇帝陛下,純孝之性發(fā)於自然,動靜云為,必咨訓(xùn)典,起居出入,不忘先烈。”
清 錢謙益 《戶部廣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》:“爾先人昭事我祖,公望巋然;爾尚佽我多艱,無忘先烈。”
⒊ ?對烈士的尊稱。
引徐特立 《論國民公德》:“愛國不要成為完全是思想上的,要用愛國的思想推動行動,并且不要忘記百年來為祖國流血的先烈。”
國語辭典
先烈[ xiān liè ]
⒈ ?先人的功業(yè)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冏命》:「繩愆糾謬,格其非心,俾克紹先烈。」
⒉ ?尊稱已故有功烈的人。
引唐·杜牧〈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崔公行狀〉:「易名定謚,為國常典,敢書先烈,達(dá)于執(zhí)事,附于史氏云爾。」
例如:「革命先烈」。
英語martyr
德語M?rtyrerin, M?rtyrer (S, Mil)?
法語martyr
分字解釋
※ "先烈"的意思解釋、先烈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我們要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做出的貢獻(xiàn),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更倍加珍惜。
2.包括秋瑾、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等在內(nèi)的先烈們的流血犧牲豈不毫無價(jià)值?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。
3.一曲《紅梅贊》讓革命先烈的形象傲然挺立,熠熠閃光。
4.革命先烈百折不撓的精神令我們欽佩。
5.每年的七月七日,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的82歲老人倪保明都會去距家3公里的成安縣革命烈士陵園悼念親人,追悼為抗戰(zhàn)犧牲的先烈。
6.九十周年造就的欣欣向榮被我們見證,先烈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磨滅,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在今后的歲月中更加繁榮富強(qiáng)。
7.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萬古流芳。
8.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,是無數(shù)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(jià)換來的。
9.革命先烈將流芳百世,永垂不朽,世世代代受人民的敬仰。
10.無數(shù)革命先烈百折不撓的抗?fàn)帲艙Q來新中國的成立。
相關(guān)詞語
- shǒu xiān首先
- rè liè熱烈
- jī liè激烈
- xiān jìn先進(jìn)
- xiān dì yí zhào先帝遺詔
- xiān jué先決
- yú yè yí liè余業(yè)遺烈
- xiān zhǔ先主
- xiān fēng先鋒
- xiān shì先是
- xiān jī先機(jī)
- lǐng xiān領(lǐng)先
- xiān shēng duó rén先聲奪人
- shì xiān事先
- xiān dǎo先導(dǎo)
- lǐ liè理烈
- qiáng liè強(qiáng)烈
- yáo yáo lǐng xiān遙遙領(lǐng)先
- xiān shēng先生
- liè shì烈士
- xiān mín先民
- yōu xiān優(yōu)先
- hōng hōng liè liè轟轟烈烈
- xiān jūn先君
- xiān hòu先后
- huáng pī liè黃丕烈
- gān liè干烈
- hōng liè轟烈
- xiān zǔ先祖
- xiān shén先神
- zào liè燥烈
- xiān fā先發(f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