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hú shì
注音ㄕㄨˊ ㄕˋ
繁體孰視
⒈ ?注目細(xì)看。
⒈ ?注目細(xì)看。
引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光曜 不得問,而孰視其狀貌,窅然空然,終日視之而不見,聽之而不聞,搏之而不得也。”
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一》:“明日, 徐公 來,孰視之,自以為不如。”
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於是 信 孰視之,俛出袴下,蒲伏。”
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(bǔ)》卷上:“人有畫奏樂圖, 維(王維 )孰視而笑。或問其故, 維 曰:‘此是《霓裳羽衣曲》第三疊第一拍。’好事者集樂工驗(yàn)之,一無差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