嗷嗷
![嗷嗷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58412.png)
詞語解釋
嗷嗷[ áo áo ]
⒈ ?亦作“嗸嗸”。
⒉ ?哀鳴聲;哀號聲。
⒊ ?叫呼聲;叫喊聲。
⒋ ?眾口愁怨聲。
⒌ ?形容眾聲喧雜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嗸嗸”。
⒉ ?哀鳴聲;哀號聲。
引《詩·小雅·鴻雁》:“鴻雁于飛,哀鳴嗸嗸。”
陸德明 釋文:“嗸,本又作嗷。”
高亨 注:“嗸,同嗷。嗷嗷,雁哀鳴聲。”
唐 杜甫 《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》詩:“萬方哀嗷嗷,十載供軍食。”
宋 歐陽修 《綠竹堂獨飲》詩:“殘花不共一日看,東風送哭聲嗷嗷。”
清 趙翼 《二麥將收連旬大雨感賦》詩:“米價經年節節高,茅簷待哺正嗷嗷。”
《當代》1981年第3期:“老太婆把頭擱在兒子肩頭,突然嗷嗷大哭起來。”
⒊ ?叫呼聲;叫喊聲。
引《楚辭·九嘆·惜賢》:“聲嗷嗷以寂寥兮,顧僕夫之憔悴。”
王逸 注:“嗷嗷,呼聲也。”
管樺 《小英雄雨來》:“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,嗷嗷吼叫:‘槍斃的有!槍斃的有!’”
⒋ ?眾口愁怨聲。
引漢 賈誼 《過秦論》:“夫寒者利短褐,而飢者甘糟糠,天下之嗸嗸,新主之資也。”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作“嗷嗷”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小人道長,則 檮杌 比肩,頌聲所以不作,怨嗟所以嗷嗷也。”
《資治通鑒·晉穆帝升平元年》:“主上失德,上下嗷嗷,人懷異志。”
胡三省 注:“嗷嗷,眾口愁聲。”
⒌ ?形容眾聲喧雜。
引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無罪無辜,讒口嗸嗸。”
顏師古 注:“嗸嗸,眾聲也。”
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佳人慕高義,求賢良獨難。眾人徒嗷嗷,安知彼所觀?”
梁啟超 《論請愿國會當與請愿政府并行》:“夫惟萬目睽睽以具瞻政府,萬口嗷嗷以交謫政府,然后政府之職庶克舉矣。”
國語辭典
嗷嗷[ áo áo ]
⒈ ?狀聲詞:(1)? 形容哀號聲。宋·歐陽修〈綠竹堂獨飲〉詩:「殘花不共一日看,東風送哭聲嗷嗷。」(2)? 形容眾口嘈雜聲。也作「熬熬」。
引《詩經·小雅·鴻雁》:「鴻雁于飛,哀鳴嗷嗷。」
《漢書·卷三六·楚元王劉交傳》:「無罪無辜,讒口嗷嗷。」
德語vor Schmerzen aufschreien (S)?
分字解釋
※ "嗷嗷"的意思解釋、嗷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在三年自然災害中,有些地方出現了嗷嗷待哺的情況。
2.她丟下嗷嗷待哺的孩子,去了遠方。
3.老師雖然脾氣好,但有時也很嚴肅。上課有哪位同學說話時,他就會毫不留情地拿起他的戒尺,打得啪啪亂響,那些不聽話的同學個個嗷嗷直叫。不過,這多半都是裝腔作勢,同學們是在配合老師的“表演”。
4.而在它身旁,一只小翼虎正對著他們可憐兮兮地叫著,好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小奶狗。
5.活這么大,你沒見過為了妻兒老小的嗷嗷待哺,而屈辱地向發號司令的女老板下跪的例子嗎?
6.當看到女嬰那雙如星辰般黑亮的大眼時,孤苦無依的楊陽當即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,以八歲之齡收養了這個尚在嗷嗷待哺的女嬰。
7.初為人母,最是幸福。可愛嬰兒,嗷嗷待哺。盈盈笑臉,暖暖盼顧。柔腸百轉,傾心呵護。母親節至,快樂無數。祝新媽媽,盡享為人母的幸福。
8.癡癡的望著看著電視嗑著瓜子的不著調二流歌手老爸,嘆了口氣抱起兩只嗷嗷待哺的雙胞胎小蘿莉,楚世心中凄然。
9.小的上有八十歲老母,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兒……
10.阿圓從豐衣足食的現代落入鳥不拉屎的古代農家,不僅貧窮,還有幾個嗷嗷待哺的熊孩子弟妹等著養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