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ào mìng
注音ㄅㄠˋ ㄇ一ㄥˋ
繁體報命
⒈ ?完成任務后回來復命:這件事限一個月內報命。
⒈ ?復命。奉命辦事完畢,回來報告。書信中亦用作謙詞。
引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使西征 巴 蜀 以南,南略 邛、笮、昆明,還報命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三:“王兄 暫請回步,來早定當報命。”
《老殘游記》第十八回:“白公 道:‘差你往 齊東村 明查暗訪,這十三條命案是否服毒?有什么別樣案情?限一個月報命。’”
魯迅 《書信集·致羅清楨》:“至于交換木刻,則因為我和那邊的木刻家,均無直接交際,忽有此舉,似稍嫌唐突,故亦無以報命。”
⒉ ?猶報聘。
引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下》:“匈奴 遣使來獻,使中郎將報命。”
《周書·蕭詧傳》:“太祖 又令 榮權 報命,仍遣開府 楊忠 率兵援之。”
⒈ ?復命。
引《漢書·卷六二·司馬遷傳》:「奉使西征巴蜀以南,略邛、筰、昆明,還報命。」
《老殘游記·第一八回》:「限一個月報命,不許你用一點官差的力量。」
近應命
⒉ ?一種外交禮節。為答謝鄰國的來訪,前往該國訪問。也作「報聘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一·光武帝紀下》:「匈奴遣使來獻,使中郎將報命。」
1.炯明到汕,措施未定,心力交瘁,務請設法籌措,斟酌撥用,報命之日,當不在遠。
2.吾所愿言不止于此,而手不能書,思緒連篇,多則慮繁,簡又粗淺,姑且以此報命,諒不深責哂笑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