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tī xī
注音ㄊ一 ㄒ一
⒈ ?漆器名。
⒈ ?漆器名。
引明 曹昭 《格古要論·古犀毗》:“古剔犀器皿,以滑地紫犀為貴。”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五五回:“只見剔犀官桌上,列著幾十樣大菜,幾十樣小菜,都是珍羞美味。”
⒈ ?一種漆雕的制法。首先用不同顏色的漆,以分層設色的方法涂在制好的胎骨上,然后在漆層上剔刻出圖案。雕刻時刀鋒斜下,使不同顏色的漆層能夠顯現,狀似犀皮。通常以朱、黑二色為主,且因以花紋形態來區別,故多限于云紋、回形紋幾種。
引《金瓶梅·第五五回》:「不一時,只見剔犀官桌上列著幾十樣大菜,幾十樣小菜,都是珍羞美味。」
1.在明中期之后的漆器家具,其花卉鳥獸的團,就是在反復髹成的厚漆上雕刻,剔犀、剔紅、剔彩、款彩等工藝大量使用,其中雕刻就是畫龍點睛的核心工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