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hǒu gǔ
注音ㄕㄡˇ ㄍㄨˇ
詞性名詞
⒈ ?維吾爾、哈薩克等民族的打擊樂器,一面蒙皮,周圍有金屬片或環能夠相擊發聲。
英a small drum similar to the tambourine, used by the Uygur and other nationalities; tambourine;
⒈ ?維吾爾、哈薩克 等少數民族的打擊樂器,扁圓形,一面蒙皮,周圍有金屬片或環,常用做舞蹈的伴奏樂器。
引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五幕:“苦伶仃 跪在中間,手持帶銅環的手鼓,用手拍打,開始唱著。”
⒈ ?樂器名。一種打擊樂器。形狀呈扁圓形,一面蒙皮,周圍有金屬片或環。流行于維吾爾、哈薩克等少數民族,常用做舞蹈的伴奏樂器。
1.今年31歲的杭州外企白領鮑若愚投稿給我們的作品,便是她以此版本為伴奏錄制的《打起手鼓唱起歌》,頗具新意。
2.媽媽的手是溫暖的,在我緊張時,用她那堅定的手鼓勵我;在我難過時,用她那樂觀的手安慰我;在我饑餓時,用她那瘦弱的手煮飯給我。
3.,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用響板、手鼓、沙錘、串鈴、鈴鼓為音樂伴奏。
4., 隊員們一邊敲擊長柄手鼓,一邊在馬鑼、天尺等樂器伴奏聲中吟唱漳州腔哪吒鼓樂,節奏時緊時慢,其表演規模壯觀,氣氛粗獷熱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