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nán mǔ
注音ㄋㄢˊ ㄇㄨˇ
繁體南畝
⒈ ?指田野。
例轉而緣南晦(晦,同“畝”)。——《漢書·食貨志》引漢·賈誼《論積貯疏》
使負棟之柱,多于南畝之農夫。——唐·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英field;
⒈ ?謂農田。南坡向陽,利于農作物生長,古人田土多向南開辟,故稱。
引《詩·小雅·大田》:“俶載南畝,播厥百穀。”
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園池》:“夫如是,匹夫之力盡於南畝,匹婦之力盡於麻枲。”
唐 杜牧 《阿房宮賦》:“使負棟之柱,多於南畝之農夫。”
宋 王安石 《感事》詩:“鄉鄰銖兩徵,坐逮空南畝。”
清 方文 《響山訪梅杓司及令弟崑白各賦》之一:“孤村南畝外,九載始重過。”
⒈ ?南邊的田畝。因南坡向陽,利于植物生長,故田地多向南開墾。后泛稱田畝。
引《詩經·小雅·甫田》:「今適南畝,或耘或耔。」
唐·杜牧〈阿房宮賦〉:「使負棟之柱,多于南畝之農夫。」
1.安心恬蕩。棲志浮云。體之以質。彪之以文。如彼南畝。力耒既勤。藨蓘致功。必有豐殷。
2.“南畝報豐登,綠野勤耕,懷抱信心臻樂歲;東風爭勝利,紅旗高舉,昂揚斗志迓新春”。
3.南畝耕,東山臥,世態人情經歷多。閑將往事思量過。賢的是他,愚的是我,爭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