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xiǎo jǐ
注音ㄒ一ㄠˇ ㄐ一ˇ
⒈ ?一己,個人。
⒈ ?一己,個人。
引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論》:“《大雅》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,《小雅》譏小己之得失,其流及上。”
宋 陳瓘 《通州自便謝表》:“乃公朝之盛事,豈小己之私榮。”
劉顯志 《論中國教育之主義》:“而全體人類之中,有所謂國羣焉;為國羣之分子者,有所謂小己焉。”
郭沫若 《國防·污池·煉獄》:“也不要為著一個小團(tuán)體或一個小己的利害而作文藝家的‘內(nèi)戰(zhàn)’。”
⒈ ?個人。
引《史記·卷一一七·司馬相如傳·太史公曰》:「《春秋》推見至隱,《易》本隱之以顯,〈大雅〉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,〈小雅〉譏小己之得失,其流及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