損益
![損益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80849.png)
詞語解釋
損益[ sǔn yì ]
⒈ ?指賠錢和賺錢。
例損益相抵。
英income and expenses; profit and losses;
⒉ ?增加和減少,指得失。
例至于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,則攸之、允之任也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英increase and decrease;
引證解釋
⒈ ?增減;盈虧。
引《易·損》:“損剛益柔有時,損益盈虛,與時偕行。”
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王者必因前王之禮,順時施宜,有所損益,即民之心,稍稍制作,至太平而大備。”
宋 葉適 《黃文叔<周禮>序》:“其序鄉遂溝洫,辨二 鄭 是非,凡一字一語,細入毫芒,不可損益也。”
魯迅 《花邊文學·算帳》:“我雖然并非 猶太 人,卻總有些喜歡講損益,想大家來算一算向來沒有人提起過的這一筆賬。”
⒉ ?黜陟,升降。
引《周禮·夏官·司士》:“司士掌羣臣之版,以治其政令。歲登下其損益之數,辨其年歲,與其貴賤。”
鄭玄 注:“損益謂用功過黜陟者。”
⒊ ?興革。
引《后漢書·趙岐傳》:“其后為大將軍 梁冀 所辟,為陳損益求賢之策, 冀 不納。”
宋 蘇軾 《永興軍秋試舉人策問》:“至於考功取士,皆有所損益,行之數年,卒未見其成。”
明 張居正 《請裁定宗藩事例疏》:“比時禮官,亦自以稽考累朝典制,博采諸宗建白,斟酌損益,既殫厥心矣。”
⒋ ?減少;損失。
引漢 晁錯 《說文帝令民入粟受爵疏》:“能以粟拜爵者,皆民之有餘者也。取有餘以給塞下之食,則富人有爵,而貧民損益于征賦矣。”
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又與張裔蔣琬書》:“令史失 賴厷,掾屬喪 楊顒,為朝中損益多矣。”
⒌ ?削減盈溢。
引《世說新語·規箴》“何晏、鄧颺 令 管輅 作卦…… 颺 曰:‘此老生之常談。’”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:“圣人見陰陽之性,明存亡之理,損益以為衰,抑進以為退。”
⒍ ?指《易》中的《損》卦與《益》封。
引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向長》:“性尚中和,好通《老》《易》……讀《易》至《損》《益》卦,喟然嘆曰:‘吾已知富不如貧,貴不如賤,但未知 何如生耳。’”
唐 杜甫 《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》詩:“仲尼 甘旅人, 向子 識損益。”
國語辭典
損益[ sǔn yì ]
⒈ ?虧與盈、減與增。
引《易經·損卦》:「損益盈虛,與時偕行。」
《漢書·卷二二·禮樂志》:「王者必因前王之禮,順時施宜,有所損益,即民之心,稍稍制作,至太平而大備。」
⒉ ?損害與利益。
引《文選·諸葛亮·出師表》:「至于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,則攸之、袆、允之任也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損益"的意思解釋、損益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由于出售、報廢或者毀損等原因而發生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損益,應當計入營業外支出或者營業外收入。
2.套期必須與具體可辨認并被指定的風險有關,且最終影響企業的損益。
3., 領軍人物不但要判明方向帶領部隊前進,還必須時時洞察前后左右態勢隨時準備應變。前:各部門是否在按計劃進展?后:現金流和損益如何?左:政策走勢監管情勢;右:競爭級同業動態。
4.對于發生的盤盈、盤虧以及過時、變質毀損等需要報廢的,應當及時進行處理,計入當期損益。
5.領軍人物不但要判明方向帶領部隊前進,還必須時時洞察前后左右態勢隨時準備應變。前:各部門是否在按計劃進展?后:現金流和損益如何?左:政策走勢監管情勢;右:競爭級同業動態。
相關詞語
- diē dǎ sǔn shāng跌打損傷
- xiào yì效益
- jīng yì qiú jīng精益求精
- sǔn zhī yòu sǔn損之又損
- sǔn huài損壞
- huì yì誨益
- shōu yì收益
- duō duō yì shàn多多益善
- xīn yì qiú xīn新益求新
- sǔn hài損害
- quán yì權益
- rì yì日益
- huì yì惠益
- lì yì利益
- bǔ yì補益
- sǔn jūn zhé jiàng損軍折將
- yì chú益芻
- zhuǎn yì轉益
- sǔn bài損敗
- sǔn biǎn損貶
- jīng jì lì yì經濟利益
- yì fú益符
- jí sī guǎng yì集思廣益
- jiǎn sǔn減損
- yì jué益爵
- zhé sǔn折損
- zhèn yì賑益
- sǔn yǒu損友
- sǔn rǔ損辱
- sǔn bīng zhé jiàng損兵折將
- yù yì愈益
- xiāo sǔn消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