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ěn zhì
注音ㄅㄣˇ ㄓˋ
⒈ ?原來的意愿或志向。
⒈ ?歷來的意愿或志向。
引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超 恐于 窴終 不聽其東,又欲遂本志,乃更還 疏勒。”
《南史·何尚之傳》:“禮畢,將親迎, 點 累涕泣,求執本志,遂得罷。”
唐 韓愈 《上宰相書》:“忽將棄其舊而新是圖,求老農老圃而為師。悼本志之變化,中夜涕泗交頤。”
《新五代史·吳世家·楊行密》:“今 彥 且 , 鍠 失所恃,而守 宣州 非其本志,且其為人非公敵,此可取也。”
⒈ ?本意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一四回》:「昭曰:『……夫行非常之事,乃有非常之功。愿將軍決計之。』操執昭手而笑曰:『此吾之本志也。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