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í yùn
注音一ˊ ㄩㄣˋ
⒈ ?謂遺漏而未被闡發的深奧涵義。
⒉ ?指前人遺下的識見、道理等。
⒊ ?猶言遺漏隱匿。
⒈ ?謂遺漏而未被闡發的深奧涵義。
引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上:“以古人姓名藏句中,蓋以文為戲……則 德輿(權德輿 )已嘗為此體,不知古人文章之變,殆無遺藴。”
明 歸有光 《答顧伯剛書》:“來教推順應之説,而以禪授放伐言之,可謂發明無遺藴矣。”
清 龔煒 《巢林筆談續編·讀性理書》:“性理書,歷 周、程、張、朱 諸大儒,已透闢無遺藴。”
⒉ ?指前人遺下的識見、道理等。
引清 章學誠 《文史通義·朱陸》:“不知即是前人之遺藴者,識不足也。”
⒊ ?猶言遺漏隱匿。
引清 王韜 《擬請建蔣薌泉中丞專祠議》:“邇來設關徵稅者,幾於榷盡錙銖,搜無遺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