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ú yù
注音ㄩˊ ㄩˋ
繁體餘裕
詞性形容詞
⒈ ?寬綽有馀;寬裕。多用于說明時間充分,精力充沛,生活富裕。亦用以表示應對從容、胸懷寬廣。
⒈ ?寬綽有馀;寬裕。多用于說明時間充分,精力充沛,生活富裕。亦用以表示應對從容、胸懷寬廣。
引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、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然有餘裕哉?”
趙岐 注:“今我居師賓之位,進退自由,豈不綽綽然舒緩有餘裕乎。綽、裕皆寬也?!?br />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任好 綽其餘裕,獨引過以歸己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與王介甫書》:“春暖伏惟機政餘裕,臺候萬福?!?br />清 劉大櫆 《吳節婦傳》:“而夫人主持家政,處之有餘裕,無能間毀。”
郭沫若 《<離騷>解題》:“像《離騷》這樣的長篇大作,在作者必然要有精神上的和體魄上的相當的余裕才能產生?!?/span>
⒈ ?充裕而有余。
引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「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,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」
《后漢書·卷六〇下·蔡邕傳》:「當其無事也,則舒紳緩佩,鳴玉以步,綽有余裕。」
近寬裕
反不足 緊促
1.且光武不忘河北之難,異不忘巾車之恩,君臣一德,安不忘危,以此定國,有余裕矣。
2.加以油臭撲鼻,使人發生一種壓迫和窘促之感,不特很少‘讀書之樂’,且覺得仿佛人生已沒有‘余裕’,‘不留余地’了。
3.竭力使其繁榮昌盛,愛臣民并為臣民所愛,和他們一同生活,政事寬而不嚴,不覬覦別的王國,因為他所統轄的土地對他已經綽有余裕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