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è yí
注音ㄜˋ 一ˊ
⒈ ?亦作“愕怡”。
⒉ ?驚視。
⒈ ?亦作“愕怡”。驚視。
引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軼云雨於太半,虹霓迴帶於棼楣;雖輕迅與僄狡,猶愕眙而不能階。”
唐 顏真卿 《浪跡先生元真子張志和碑銘》:“觀者如堵,相顧愕怡。”
《新唐書·忠義傳中·張巡》:“俄而縋士復登陴,賊皆愕眙,乃按甲不出。”
明 方孝孺 《守素齋記》:“一旦變故出乎其前,愕怡相持,斂手不能救。”
清 譚嗣同 《仁學》十九:“宇宙為之掀鼓,山川為之戰撼,居者愕眙,行者道僕。”
⒈ ?驚視的樣子。
引《文選·班固·西都賦》:「雖輕迅與僄狡,猶愕眙而不能階。」
唐·白行簡《李娃傳》:「四坐愕眙,莫之測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