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liù hé
注音ㄌ一ㄡˋ ㄏㄜˊ
⒈ ?謂以滑、甘調制酸、苦、辛、咸四種滋味。《禮記·禮運》:“五味、六和、十二食,還相為質也。”鄭玄注:“和之者,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咸,皆有滑、甘,是謂六和。”孔穎達疏:“以四時有四味,皆有滑有甘,益之為六也,是為六和也。”按鄭注系據《周禮·天官·食醫》經文。后用以指多種美味。
⒉ ?佛教語。謂身和(共住)、口和(無諍)、意和(同事)、戒和(同修)、見和(同解)、利和(同均)。
⒈ ?謂以滑、甘調制酸、苦、辛、咸四種滋味。
引《禮記·禮運》:“五味、六和、十二食,還相為質也。”
鄭玄 注:“和之者,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咸,皆有滑、甘,是謂六和。”
孔穎達 疏:“以四時有四味,皆有滑有甘,益之為六也,是為六和也。”
按 鄭 注系據《周禮·天官·食醫》經文。后用以指多種美味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需雅》之二:“五味九變兼六和,令芳甘旨庶且多。”
⒉ ?佛教語。謂身和(共住)、口和(無諍)、意和(同事)、戒和(同修)、見和(同解)、利和(同均)。
引宋 黃庭堅 《仰山簡和尚真贊》:“不戒而六和恭敬,不禪而十方清浄。”
1.老杭州人都知道,之前家家戶戶用的火柴盒兒、老底子寄的明信片上面印的都是六和塔的圖案,如果有一座標志性建筑能代表老杭州,那么六和塔當之無愧。
2.從六和塔的頂層看,錢塘江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。
3.杭州不光有水,還有山,否則沒有美麗的天際線,沒有六和塔與保俶塔之美,沒有滿覺隴的桂子飄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