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fán huì
注音ㄈㄢˊ ㄏㄨㄟˋ
繁體繁會(huì)
⒈ ?猶交響。謂繁多的音調(diào)互相參錯(cuò)。
⒉ ?繁盛。
⒊ ?指繁華薈萃之處;繁華。
⒈ ?猶交響。謂繁多的音調(diào)互相參錯(cuò)。
引《楚辭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“五音紛兮繁會(huì),君欣欣兮樂康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若夫聆繁會(huì)之響而顧問於庸工,非 延州 之清聽也。”
南朝 梁 何遜 《日夕望江山贈(zèng)魚司馬》詩:“城中多宴賞,絲竹常繁會(huì)。”
清 曾國藩 《求闕齋記》:“由是八音繁會(huì),不足於耳,庶羞珍膳,不足於味。”
⒉ ?繁盛。
引《文選·潘岳<藉田賦>》:“中黃曄以發(fā)暉兮,方綵紛其繁會(huì)。”
張銑 注:“繁會(huì),言盛也。”
前蜀 杜光庭 《眾修本命醮詞》:“年祿增延,福祥繁會(huì),公私貞吉,族屬康寧。”
⒊ ?指繁華薈萃之處;繁華。
引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桂林集句》詞:“繁會(huì)九衢三市,縹緲層樓杰觀,雪片一冬深。”
清 林則徐 《籌議嚴(yán)禁鴉片章程折》:“若海疆商賈馬頭,及通衢繁會(huì)之區(qū),吸食者不可勝數(shù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