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hì yì
注音ㄕˋ 一ˋ
⒈ ?交易;貿(mào)易。指購買。即市易法。
⒈ ?交易;貿(mào)易。
引《三國志·吳志·全琮傳》:“柔 嘗使 琮 齎米數(shù)千斛到 吳,有所市易。”
宋 李清照 《<金石錄>后序》:“后或見古今名人書畫,一代奇器,亦復(fù)脫衣市易。”
清 唐甄 《潛書·更幣》:“古者言富,唯在五穀;至于市易,則有龜、貝、金錢、刀布之幣。”
⒉ ?指購買。
引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書賈語》:“賈者云:‘近二十餘年,坊中久不貯此種書,恐其無人市易,徒傷貲本耳!’”
⒊ ?即市易法。 宋 王安石 推行的新法之一。
引《宋史·食貨志下八》:“市易之設(shè),本 漢 平準(zhǔn),將以制物之低昂而均通之。”
1.歡樂過后,自然是哀愁。股市走勢永遠(yuǎn)是鐘擺,即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,然后物極必反。知所行止并非易事,所謂入市易、離市難。
2.其均輸、青苗、方田均稅、農(nóng)田水利、免稅,市易諸法,利在理財富國;保馬、保甲、將兵諸法利在精兵簡政,便利于民。
3.其它策略也不太奏效,如年復(fù)一年的“追漲 跌”,因為亞洲地區(qū)的股市易于波動,常在牛市期與熊市期之間劇烈搖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