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服
![五服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94145.png)
詞語解釋
五服[ wǔ fú ]
⒈ ?古代王畿外圍,以五百里為一區劃,由近及遠分為侯服、甸服、綏服、要服、荒服,合稱五服。服,服事天子之意。古代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五等服式。謂高祖父、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、自身五代。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五種喪服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王畿外圍,以五百里為一區劃,由近及遠分為侯服、甸服、綏服、要服、荒服,合稱五服。服,服事天子之意。又 周 稱侯、甸、男、采、衛為五服。見《書·康誥》。
引《書·益稷》:“弼成五服,至于五千。”
孔 傳:“五服,侯、甸、綏、要、荒服也。服,五百里。四方相距為方五千里。”
⒉ ?古代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五等服式。
引《書·皋陶謨》:“天命有德,五服五章哉。”
孔 傳:“五服,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之服也。”
《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》:“辨吉兇之五服,車旗宮室之禁。”
鄭玄 注:“五服,王及公、卿、大夫、士之服。”
宋 王禹偁 《北狄來朝頌》:“荷旃披毳,安知五服之儀!”
⒊ ?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五種喪服。
引《禮記·學記》:“師無當於五服,五服弗得不親。”
孔 傳:“五服, 衰至緦麻之親。”
孔穎達 疏:“五服, 衰也,齊衰也,大功也,小功也,緦麻也。”
⒋ ?謂高祖父、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、自身五代。
引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九回:“黃麻子 道:‘同高祖還在五服之內,是親的,不算遠。’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七回:“雪漁 道:‘ 忠烈公 是五服之內的先伯。’”
國語辭典
五服[ wǔ fú ]
⒈ ?五等喪服。分為 衰、齊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五種,以親疏為差等。
⒉ ?古代王城外圍,每五百里為一區畫,共分侯、甸、綏、要、荒五等,稱為「五服」。
引《書經·益稷》:「弼成五服。」
⒊ ?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的禮服的合稱。
引《書經·皋陶謨》:「天命有德,五服五章哉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五服"的意思解釋、五服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對傳統喪服,尤其是五服制度的研究前人已多有高論,但對近代以來喪服文化的研究,學界普遍著力不多。
2.今年,齊朗表哥也要參加大考,外祖本想避嫌的,可是監察司說什么不在五服之內,不必!
相關詞語
- yī fú衣服
- wǔ bǎi五百
- dōng fú東服
- èr bǎi wǔ二百五
- wǔ sè guā五色瓜
- wǔ sè shū五色書
- wǔ jīn五金
- wǔ sè cháng五色腸
- wǔ sè yǔ五色羽
- wǔ sè bǐ五色筆
-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
-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
- wǔ sè五色
- wǔ dùn五盾
- gōng zuò fú工作服
- èr wǔ二五
- dà yī fú大衣服
- zhú gàn fú竺干服
- wǔ sè zhào五色詔
- shū fú舒服
- wǔ sè yī五色衣
- wǔ sè yún五色云
- huáng guàn cǎo fú黃冠草服
- wǔ sè yú五色魚
- wǔ sè bàng五色棒
- kè fú克服
- wǔ mù xiāng五木香
- fú shí服食
- wǔ yì五義
- jǐng fú警服
- shuǐ tǔ bù fú水土不服
- jiǎ wǔ bǎi假五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