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洛
詞語解釋
河洛[ hé luò ]
⒈ ?亦作“河雒”。黃河與洛水的并稱。指洛陽。指黃河與洛水兩水之間的地區。指洛水。亦作“河落”。河圖洛書的簡稱。亦作:河雒河落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河雒”。
⒉ ?黃河 與 洛水 的并稱。
引《史記·鄭世家》:“和集 周 民, 周 民皆説, 河 雒 之閒,人便思之。”
漢 班昭 《東征賦》:“望 河 洛 之交流兮,看 成皋 之旋門。”
明 方孝孺 《御賜訓辭記》:“雖 河 洛 之所出,龍龜之所負,何以過于此哉?”
⒊ ?指 黃河 與 洛水 兩水之間的地區。
引南朝 梁 江淹 《北伐詔》:“驍雄競奮,火烈風掃,剋定中原,肅清 河 洛。”
《南史·宋紀上·武帝》:“時帝將鎮 下邳,進兵 河 洛,及徵使至,即日班師。”
王闿運 《皇中憲大夫侯官陳君墓志銘》:“誰謂弗彰? 河洛 是儀。”
⒋ ?指 洛陽。
引《文選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蓋聞皇 漢 之初經營也,嘗有意乎都 河洛 矣。”
李善 注:“東都有 河 南 洛陽,故曰 河洛 也。”
唐 張說 《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》:“天下之大都有五,而 河洛 總其中。”
⒌ ?指 洛水。
引三國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臣聞 河洛 之神,名曰 宓妃。”
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湘君》:“江湘 之有夫人,猶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。”
⒍ ?河圖洛書的簡稱。
引三國 魏 曹丕 《以孫登為東中郎封侯策》:“蓋河洛寫天意,符讖述圣心。”
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:“取象乎河洛,問數乎蓍龜。”
羅惇曧 《文學源流·三代以上文學》:“楊侃 稱‘緯書之類,謂之秘經,圖讖之類,謂之內學,河洛之書,謂之靈篇。’”
⒎ ?亦作“河落”。即饸饹。參見“河漏”。
引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熱洛河》:“今 齊 魯 間以蕎麥作麪食,名河洛。”
趙樹理 《邪不壓正》一:“生客細客吃掛面,熟客粗客吃河落。”
國語辭典
河洛[ hé luò ]
⒈ ?黃河、洛水的合稱。又指兩河的流域。
引《文選·班昭·東征賦》:「望河洛之交流兮,看成皋之旋門。」
唐·杜甫〈后出塞〉詩:「坐見幽州騎,長驅河洛昏。」
⒉ ?河圖洛書的簡稱。參見「河圖洛書」條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八二·方術傳上·序》:「至乃河洛之文,龜龍之圖。」
《文選·左思·魏都賦》:「河洛開奧,符命用出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河洛"的意思解釋、河洛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吾宗肇源河洛,散處四方,發跡于晉、豫、雍、并者,指不勝屈。
2.而眾所周知,長安書院、河洛書院的生源和師資力量均是百里挑一的。
3.說明文化隨著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而變異,使河洛文化與客家文化的文脈關聯得以彰顯。
4.兩個多月來,由洛陽網友“奇石頑童”、“風雨吉他”、“塔里故”籌劃并連續推出的新聞播報視頻“河洛網視”,在網上迅速躥紅。
相關詞語
- hé nán河南
- huáng hé黃河
- hé yuán河源
- hé běi河北
- hé dōng河東
- yín hé銀河
- hé dōng xìng河東性
- hé dōng shī hǒu河東獅吼
- hé biān河邊
- hé tóng shuǐ mì河同水密
- hé dōng fàn河東飯
- hé dōng jiè河東戒
- hé shuǐ河水
- luò shén洛神
- chuān hé川河
- jiè hé界河
- bái hé白河
- yuè hé月河
- bǎi èr hé shān百二河山
- hé qīng jiǔ河清酒
- gé hé yán shuǐ diàn zhàn隔河巖水電站
- shè hǎi záo hé涉海鑿河
- xuán hé xiè huǒ懸河瀉火
- luò shén zhū洛神珠
- hé chuán河傳
- hé bó河伯
- tóu hé bēn jǐng投河奔井
- què jià yín hé鵲駕銀河
- shùn kǒu kāi hé順口開河
- hé wù河務
- hé shì河勢
- zhī hé枝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