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àn rán dào mào
注音ㄢˋ ㄖㄢˊ ㄉㄠˋ ㄇㄠˋ
成語解釋
岸然道貌
⒈ ?謂神態(tài)嚴肅。
⒉ ?指嚴肅的神態(tài)。
⒈ ?謂神態(tài)嚴肅。
引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成仙》:“又八九年, 成 忽自至,黃巾氅服,岸然道貌。”
清 鄒容 《革命軍》:“中國 士人,又有一種岸然道貌,根器特異,別樹一幟,以號於眾者。”
⒉ ?指嚴肅的神態(tài)。
引鄒韜奮 《患難馀生記》第一章:“他那一副美髯,和他的藹然仁者的岸然道貌,配合在一起,尤使人肅然起敬。”
⒈ ?形容外表莊重嚴肅。清·紀昀也作「道貌凜然」。
引《閱微草堂筆記·卷七·如是我聞一》:「現(xiàn)秘戲圖者,而回顧其形,則皆岸然道貌也。」
《聊齋志異·卷一·成仙》:「又八九年,成忽自至,黃巾氅服,岸然道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