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ān rěn
注音ㄢ ㄖㄣˇ
⒈ ?安于做殘忍的事;殘忍。
⒈ ?安于做殘忍的事;殘忍。
引《左傳·隱公四年》:“夫 州吁,阻兵安忍。阻兵無眾,安忍無親,眾叛親離,難以濟矣。”
孔穎達 疏:“安忍,行虐事刑 過度也。”
《魏書·酷吏傳·崔暹》:“貪暴安忍,民庶患之。”
《資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十三年》:“夫絞以致斃, 則殊形,除惡之體,於斯已極。梟首、轘身,義無所取,不益懲肅之理,徒表安忍之懷。”
胡三省 注:“忍,殘忍也。安忍,安於為殘忍之事。”
宋 張齊賢 《洛陽搢紳舊聞記·宋太師彥筠奉佛》:“然性安忍,所幸婢妾有小過,鞭捶備至。”
1.能付出愛心就是福,能消除煩惱就是慧。有智慧才能分辨是非善惡,用安忍才能建造幸福人生。海濤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