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ēn bēn
注音ㄅㄣ ㄅㄣ
繁體賁賁
⒈ ?狀柳宿之形。
⒉ ?跳行爭(zhēng)斗貌。
⒊ ?象聲詞。形容聲音宏大。
⒈ ?狀柳宿之形。
引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鶉之賁賁,天策焞焞。”
杜預(yù) 注:“賁賁,鳥星之體也。鶉,鶉火,星名。”
楊伯峻 注:“賁音奔,賁賁,狀柳宿形。”
金 趙秉文 《仿玉川子沙麓云塢硯屏為呂唐卿藏》詩:“鶉火賁賁尾伏辰,狀如赤鳥云非云。”
⒉ ?跳行爭(zhēng)斗貌。
引《禮記·表記》:“《詩》曰:‘鵲之姜姜,鶉之賁賁;人之無良,我以為君。’”
鄭玄 注:“姜姜、賁賁,爭(zhēng)鬭惡貌也。”
清 俞樾 《余蓮村勸善雜劇序》:“夫牀笫之言不踰閾,而今人每喜於賓朋高會(huì),衣冠盛集,演諸淫褻之戲,是猶 伯有 之賦‘鶉之賁賁’也。”
⒊ ?象聲詞。形容聲音宏大。
引明 宋濂 《鳳陽府新鑄大鐘頌》:“宅兮囷囷,觸兮賁賁;摩乹盪坤,以警昕昏。”
⒈ ?星體的形狀。
引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「鶉之賁賁,天策焞焞。」
⒉ ?勇猛跳行的樣子。也作「奔奔」。
引《禮記·表記》:「詩曰:『鵲之姜姜,鶉之賁賁。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