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牙
詞語解釋
伯牙[ bó yá ]
⒈ ?古代傳說人物。春秋時民間琴師。善奏《高山流水》。《荀子·勸學(xué)篇》有“伯牙鼓琴,而六馬仰秣”之句。據(jù)《呂氏春秋》記載,伯牙演奏的音樂形象,均為鐘子期所理解。鐘子期 ,伯牙破琴絕弦,終身不再彈琴,后世傳為“知音”佳話。
引證解釋
⒈ ?春秋 時精于琴藝的人。傳說曾學(xué)琴于著名琴師 成連 先生,三年不成。后隨 成連 至 東海 蓬萊山,聞海水澎湃、林鳥悲鳴之聲,心有所感,乃援琴而歌。從此琴藝大進(jìn),終成天下妙手。琴曲《水仙操》、《高山流水》,相傳均為他所作。見 漢 蔡邕 《琴操·水仙操》。
引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:“伯牙 鼓琴而六馬仰秣。”
楊倞 注:“伯牙,古之善鼓琴者,亦不知何代人。”
《呂氏春秋·本味》:“伯牙 鼓琴, 鐘子期 聽之。方鼓琴而志在 太山。鐘子期 曰:‘善哉乎鼓琴,巍巍乎若 太山。’少選之間,而志在流水。 鐘子期 又曰:‘善哉乎鼓琴,湯湯乎若流水。’ 鐘子期 , 伯牙 破琴絶弦,終身不復(fù)鼓琴,以為世無足復(fù)為鼓琴者。”
高誘 注:“伯,姓; 牙,名,或作 雅。”
唐 錢起 《美楊侍御清文見示》詩:“伯牙 道喪來,弦絶無人續(xù)。”
明 楊慎 《蘭亭令》:“此乃高山流水之操, 伯牙 復(fù)生,不能出其右矣。”
國語辭典
伯牙[ bó yá ]
⒈ ?人名。春秋時善鼓琴者,與鐘子期友善。
引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:「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。」
《呂氏春秋·孝行覽·本味》:「伯牙鼓琴,鐘子期聽之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伯牙"的意思解釋、伯牙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伯牙絕弦、管鮑分金、刎頸之交、金蘭之好,同性之間友誼單純而濃烈,無可厚非。
2.誠信可以是對情感而言的。伯牙、子期,一個撫琴,一個聽音,衣袂飄飄,風(fēng)清云淡,于是在高山流水中結(jié)為知音,并莊嚴(yán)約定;后來,故人逝去,再無知音,伯牙寧可斷琴。這“約定”與“斷琴”,便是對友誼的誠信。
3.誠信可以是對情感而言的。伯牙、子期,一個撫琴,一個聽音,衣袂飄飄,風(fēng)清云淡,于是在高山流水中結(jié)為知音,并莊嚴(yán)約定;后來,故人逝去,再無知音,伯牙寧可斷琴。這“約定”與“斷琴”,便是對友誼的誠信。
4.李白與杜甫的友情,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鐘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,但他們的交往,也是那么短暫。相識已是太晚,作別又是匆忙,李白的送別詩是:“飛蓬各自遠(yuǎn),且盡手中杯。”。
5.而驢皮成功上位的切入點肇始于漢唐兩代,彼時開始,驢皮與阿膠演繹起了伯牙子期般的不解之緣。
6.不被人所了解的人是孤獨的,盡管身邊圍繞著萬千朋友也罷,若沒一個人能走進(jìn)你的心里,你就似顆漂浮在浩瀚宇宙中的小行星。所以古語有云"得一知己難于上青天",于是伯牙沒了子期就絕了弦,我沒了你就絕了愛。
7.伯牙撫琴高山流水余音繞梁,三月不知肉味。
相關(guān)詞語
- yá xiāng牙香
- ōu yá吽牙
- yá yá wǔ牙牙伍
- xián dǎ yá閑打牙
- fāng bó方伯
- lán yá藍(lán)牙
- yá jié牙節(jié)
- yǐ yá huán yá以牙還牙
- yú píng bó俞平伯
- bó lǐ伯理
- yá hòu huì牙后慧
- méi yá qián沒牙箝
- bó yán伯顏
- bó jiē伯喈
- yá zhā牙楂
- yù yá玉牙
- tóng yá lì銅牙利
- yá kè xī牙克西
- cháng bó常伯
- bāo yá齙牙
- méi yá kěn沒牙啃
- lì chǐ líng yá俐齒伶牙
- bó tōng qiáo伯通橋
- hé bó河伯
- tóng yá童牙
- mǎ yá xiāng馬牙香
- mén yá門牙
- yá qí牙旗
- bó yǒu伯有
- shū bó叔伯
- xiāng yá鑲牙
- chā yá叉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