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鞋
詞語解釋
草鞋[ cǎo xié ]
⒈ ?用稻草或其他長纖維草手工編制的一種簡易鞋。
英straw sandals;
引證解釋
⒈ ?用稻稈或草莖等編制的鞋。
引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五:“人入德處,全在致知格物。譬如適 臨安府,路頭一正,著起草鞋便會到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十五回:“﹝ 吳用 ﹞穿上草鞋……連夜投 石碣村 來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四四回:“劈頭遇見一個和尚,身穿破衲,腳踏草鞋,向我打了一個問訊。”
⒉ ?指 清 代民間某些秘密社團內司交通、諜報等職事的人員。
引陳少白 《興中會革命史要·聯絡三合會哥老會之經過》:“照三合會的規矩,職位中最重要的有三個人,就是紅棍、白扇、草鞋……草鞋,是傳遞和探聽消息的。”
陶成章 《浙案紀略外紀·教會源流考》:“第八巡風( 廣東 人名曰草鞋),偵探一切事宜,是為老八。”
國語辭典
草鞋[ cǎo xié ]
⒈ ?用草編成的鞋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五回》:「換了藍布衣服、草帽、草鞋,尋一條小路,… …連夜找路回省城去了。」
近芒鞋
⒉ ?(歇后語)?沒樣兒。比喻沒有規矩,不成體統。
例如:「他的孩子頑皮成性,是個草鞋──沒樣兒。」
英語straw sandals
法語sandales de paille
分字解釋
※ "草鞋"的意思解釋、草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二百零三、穿上滑草鞋、滑草板后,這樣蹲是最舒服的姿勢。
2.“首先去的是挹江門附近繡球公園內的紀念碑,接著是中山碼頭,然后是煤炭港,再下面是草鞋峽,然后是燕子磯、東郊叢葬地,最后是中華門外的普德寺。
3.筋疲力盡者被同伴架到馬車上,跑掉鞋底的人穿上陌生戰友的新草鞋,紅軍戰士同舟共濟共同奔向湘江界首鎮。
4.假如沒有那葉扁舟,我也愿意乘風破浪,漂洋過海;假如沒有那雙草鞋,我也愿意跋山涉水,披荊 棘。幾經波折,啊哈,信號把祝福送出:情人節快樂。
5.5月27日,記者走進施秉縣馬號鄉,這個過去“草鞋草帽吵救濟”的極貧鄉如今變得讓人認不出來,辦公樓、教學樓拔地而起,程控電話連通幾個村……
6.薛霸拿了水火棍,催促動身。董超去腰里解下一雙新草鞋叫林沖穿。
7.當天,南京市民還分別在普德寺、北極閣、燕子磯、中山碼頭、五臺山、草鞋峽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 遇難同胞紀念碑所在地設立分會場,舉行悼念活動。
8.而這時城門外來了一個怪人,只見這人一身破破爛爛的麻布衣服,腳上一雙草鞋,面貌極端丑陋就像被開水燙過似的,腰上掛著一個葫蘆,活話一個乞丐。
9.一首從小就開始唱而且百聽不厭的歌曲:草鞋是船,爸爸是帆,伴我去啟航。
10.同一天,南京市民還將分別在普德寺、北極閣、燕子磯、中山碼頭、五臺山、草鞋峽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 遇難同胞紀念碑所在地設立分會場,舉行悼念活動。
相關詞語
- yáo cǎo qí huā瑤草奇花
- cǎo mù草木
- cǎo běn草本
- mù cǎo牧草
- zhēn cǎo珍草
- cǎo wā草洼
- yǎn cǎo běn演草本
- màn cǎo蔓草
- cǎo chǎng草場
- cǎo shèng草圣
- cǎo dì草地
- dú cǎo毒草
-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
- yáo xiāng cǎo遙香草
- shè xiāng cǎo麝香草
- pí cǎo皮草
- xiān cǎo仙草
- pái cǎo xiāng排草香
- cǎo yě草野
- jī cǎo chí積草池
- bì cǎo碧草
- cǎo sǎ草靸
- luò cǎo落草
- dào cǎo稻草
- yáo cǎo qí pā瑤草琪葩
- yě cǎo野草
- tōng cǎo huā通草花
- qīng cǎo青草
- cǎo jiè草芥
- cǎo tǔ chén草土臣
- jìng cǎo勁草
- cǎo zé草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