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cháo gòng
注音ㄔㄠˊ ㄍㄨㄥˋ
繁體朝貢
詞性動詞
⒈ ?古代外國或藩屬國的使臣來朝見君主,并敬獻禮物。
例詣闕朝貢。
英pay tribute to an imperial court;
⒈ ?古時謂藩屬國或外國使臣入朝,貢獻方物。
引《后漢書·烏桓傳》:“遼西 烏桓 大人 郝旦 等九百二十二人率眾向化,詣闕朝貢,獻奴婢牛馬及弓虎豹貂皮?!?br />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中:“國朝承平日,外國朝貢,間數年必有之,史策但書某國貢方物而已。”
⒈ ?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,進獻地方特產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九〇·烏桓鮮卑傳·烏桓傳》:「遼西烏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率眾向化,詣闕朝貢,獻奴婢牛馬及弓虎豹貂皮?!?/span>
1.不僅西方列強和日本不斷欺負她,就連已經燈盡油干的清王朝也不甘心放棄同朝鮮的朝貢關系,對其進行“干預”(或者“干涉”、“介入”)。
2.不僅西方列強和日本不斷欺負她,就連已經燈盡油干的清王朝也不甘心放棄同朝鮮的朝貢關系,對其進行“干預”(或者“干涉”、“介入”)。
3.古代中國,在“華夷之辨”和“用夏變夷”的理念指導下形成的四夷朝貢關系體系中,四夷來朝是中華禮樂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,因此沒有專門的對外事務機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