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惶誠恐
![誠惶誠恐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146336.png)
詞語解釋
誠惶誠恐[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]
⒈ ?原是封建社會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,現在常用來形容小心謹慎,惶恐不安的樣子。
英with reverence and awe; in fear and trepidatioh;
引證解釋
⒈ ?封建時代奏章中的套話。表示惶恐不安。
引《后漢書·杜詩傳》:“詩 自以無勞,不安久居大郡,求欲降避功臣,乃上疏曰:‘……牧養不稱,奉職無効,久竊祿位,令功臣懷慍,誠惶誠恐。’”
宋 王安石 《辭同修起居注狀》之六:“臣誠惶誠恐,震怖不知所出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丹陛陳情》:“干凟天威,臣謹誠惶誠恐,稽首頓首。”
亦省作“誠惶”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》:“謹奉表以聞,臣 云 誠惶以下。”
⒉ ?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謹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。
引毛澤東 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國民黨很怕批評,每次開參政會就誠惶誠恐。”
林淡秋 《馬逢伯》:“當他輕飄飄地跟著專差沖出小客棧的大門,誠惶誠恐地踏進省政府的大門時,他發覺自己手里還捏著一雙筷子。”
古華 《芙蓉鎮》第三章六:“是禍,是福?她誠惶誠恐。”
國語辭典
誠惶誠恐[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]
⒈ ?本為臣子對君上申述時的敬詞。唐·韓愈〈潮州刺史謝上表〉:「臣某誠惶誠恐,頓首頓首。」后用以形容內心非常惶恐不安。也作「誠惶誠懼@@@誠恐誠惶」。
引《大宋宣和遺事·元集》:「臣呂誨誠惶誠恐,百拜奏于皇帝陛下。」
例如:「他那天為啥誠惶誠恐的頻頻謝罪?平時趾高氣揚的神氣都消聲匿跡了。」
近坐臥不安
反心安理得
分字解釋
※ "誠惶誠恐"的意思解釋、誠惶誠恐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這次召喚使他們誠惶誠恐,沒用幾分鐘就趕來了.
2.王書貴幾個老臣,誠惶誠恐,費盡心機,絞盡腦汁,筷子里挑旗桿,矮子里拔將軍,豬八戒撒尿,最終淋到傻帽兒頭上。
3.領導剛做完報告,批評秘書:怎么寫這么長的稿子,底下的人都睡著了。秘書誠惶誠恐:很抱歉,本來報告不長,我不小心把三份復印件全給您了!
4., 對一個很會自責且常給自己壓力的人而言,當他認為自己犯了個大錯之后,即便是再小的事,任何來自于他人輕微的埋怨和批評,都會讓他誠惶誠恐,因為他會解讀為這是對他的不滿,同時聯想并加重自己所犯大錯的內疚感。
5.寫作是一門手藝,與其他手藝不同的是,這是一門心靈的手藝,要真心誠意;這是孤獨的手藝,必須“一意孤行”。每個以寫作為畢生事業的手藝人,都要經歷這一法則的考驗,唯有誠惶誠恐,如履薄冰。
6.干活兒者,殫思竭慮、揮汗如雨、誠惶誠恐,仍難免出錯,往往充當著老板出氣筒的角色。
7.是誰規定了灰姑娘必須被王子拯救?沒有問過灰姑娘愿不愿意,也沒有人問過她愛不愛王子。好像只要她的腳合適的穿上了水晶鞋,就理該感激涕零的跟王子回宮,然后永遠在幸福中誠惶誠恐。
8.這位老人小心謹慎了一生,如有風吹草動,就馬上誠惶誠恐地替別人替自己擔憂。
9.如果你曾經暗戀過一個人,哪怕這個人是和你吵過架的小表哥,你也會真切地明白,這樣的眷戀是多么的誠惶誠恐和患得患失。
10.這紈绔青年倒是很會見風轉舵,見唐青臉色不懷好意,馬上誠惶誠恐地求饒,一點也沒有骨氣。
相關詞語
- chéng xìn誠信
- zhì chéng至誠
- chéng xīn zhèng yì誠心正意
- kǒng pà恐怕
- rén xīn huáng huáng人心惶惶
- kǒng lóng恐龍
- huò kǒng或恐
- kǒng jù恐懼
- chéng lì誠礪
- 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戰戰惶惶
- chéng niàn誠念
- zhèn huáng震惶
- chéng xīn shí yì誠心實意
- chéng zhì誠志
- chéng xīn誠心
- chéng bì誠必
- huáng jí惶急
- huáng bù惶怖
- jīng huáng wàn zhuàng驚惶萬狀
- chàn kǒng顫恐
- gōng chéng公誠
- zhí chéng直誠
- chéng zhēn誠真
- shēng kǒng生恐
- tǎn chéng坦誠
- chéng huáng chéng jù誠惶誠懼
- chéng huáng chéng jù誠惶誠懼
- lì chéng厲誠
- kǒng kǒng恐恐
- chéng jìng誠敬
- yōu huáng憂惶
- pà kǒng怕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