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
詞語解釋
道教[ dào jiào ]
⒈ ?公元前6世紀時,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一種宗教,奉老子為教祖,南北朝時盛行起來。
英Taoism;
引證解釋
⒈ ?道德教化。
引《墨子·非儒下》:“吏不治則亂,農事緩則貧。貧且亂,倍政之本,而儒者以為道教,是賊天下之人者也。”
《晉書·王沉傳》:“九郡之士,咸悅道教,移風易俗。”
《明史·孝義傳序》:“觀其至性所激,感天地,動神明,水不能濡,火不能爇,猛獸不能害,山川不能阻,名留天壤,行卓古今,足以扶樹道教,敦厲末俗,綱常由之不泯,氣化賴以維持。”
⒉ ?我國主要宗教之一, 東漢 張道陵 根據傳統的民間信仰而創立,到 南北朝 時盛行起來。奉 元始天尊、太上老君 為教祖。初時,入道者須交五斗米,故又稱“五斗米道”。 金 元 以后分正一、全真二派。
引《周書·武帝紀上》:“十二月癸巳,集羣臣及沙門、道士等,帝升高座,辨釋三教先后,以儒教為先,道教為次,佛教為后。”
明 馮夢龍 《夢磊記·觀梅感夢》:“朕乃 宋 朝第八代天子是也,初封 端王,入承大統,素好道教,別號 道君皇帝。”
⒊ ?指佛教。
引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譯經下·求那跋摩》:“﹝ 宋文帝 ﹞又遣沙門 法長、道沖、道儁 等往彼祈請,并致書於 跋摩 及 闍婆王婆多伽 等,必希顧臨 宋 境,流行道教。”
國語辭典
道教[ dào jiào ]
⒈ ?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。相傳創于東漢張陵,陵著有道書二十篇,自號天師,故也稱為「天師道」。以符咒為人治病,講煉丹長生之術,入教者須繳納五斗米,時人稱為「五斗米道」。始盛行于蜀郡,后經弟子廣布,信徒漸增,遂正式成為道教,流傳于全國。
近玄教
英語Taoism, Daoism (Chinese system of beliefs)?
德語Daoismus (S, Philos)?
法語tao?sme
分字解釋
※ "道教"的意思解釋、道教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他們宣揚偶像神異,誘惑愚民,和道教同樣不足為訓。
2.龍虎山和崆峒山為中國南北道教名山,"道契崆峒"懸匾,印證了道學的博大精深。
3.種種帶著中國傳統道教概念的玩意已經被玩的滾瓜爛熟,新鮮感蕩然無存。
4.到了南宋,道教南宗白玉蟾到瓊州松林嶺煉丹時,包清粽蘸蜂蜜糖而食之,白氏粽法曾流行一時。
5.陳寅恪說道教起源于濱海地區,因此李白寫“日月照耀金銀臺”,全是海市蜃樓的景觀,他的想象力、思維方式,跟王維沒法分享。
6.他們宣揚偶像神異,誘惑愚民,和道教同樣不足為訓。
7.大殿的闌額、木制隔扇上浮雕著眾多道教人物、故事和珍禽異獸,圖案精美,雕刻技藝精湛,反映出清代的社會生活、宗教信仰和審美情趣。
8.道教對“長生久視”的努力,基督教對“永生”的追求,既是人類對生命永恒的無限向往,也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。
9.現如今道教是國教,佛教也是大興,這些也是必考科目,想考中必須放下成見,熟讀經義,好在縣試并不會考太偏太難的,博聞強記足以。
10.分析心理學與道教內丹:回應榮格對“太乙金花宗旨的評論”。
相關詞語
- jiào cái教材
- dào zàng道藏
- shè huì jiào yù社會教育
- lì dào yuán酈道元
- zhī dào知道
- cì jiào賜教
- bài wù jiào拜物教
-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說會道
- jiào dào叫道
- jiào liàn教練
- jiào shòu教授
- nán dào難道
- jiào huì教會
- zōng jiào宗教
- jiǎ sì dào賈似道
- jiào zhǔ教主
- jiào huà教化
- qiú jiào求教
- dào guāng道光
- jiào xué dà gāng教學大綱
-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
-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
-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
- xié jiào邪教
- dào jiào道教
- dào jiào道教
- lǐng jiào領教
-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聲載道
- bái yī dào白衣道
- jiào kē shū教科書
- gàn dào干道
- jiā jiào家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