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袍
詞語解釋
道袍[ dào páo ]
⒈ ?道士穿的袍子。
英Taoist priest's robe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家居常服,斜領大袖,四周鑲邊的袍子。參見“道衣”。
引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三十回:“翟管家 出來,穿著涼鞋浄襪,絲絹道袍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身穿一件青布厚棉道袍,腳下踏著暖鞋。”
⒉ ?僧道穿的袍服。
引宋 徐度 《卻掃編》卷上:“呂申公 素喜釋氏之學,及為相,務簡靜,罕與士大夫接,惟能談禪者,多得從容。於是好進之徒,往往幅巾道袍,日游禪寺,隨僧齋粥,談説理情,覬以自售,時人謂之禪鉆云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孤吟》:“副末氈巾道袍,扮老贊禮上。”
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起 》:“我先剝你的道袍,拿你的馬。”
國語辭典
道袍[ dào páo ]
⒈ ?僧、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。參見「直裰」條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二·陳御史巧勘金釵鈿》:「早飯都吃過了,方才起身,把道袍、鞋、襪慢慢的逐件搬將出來,無非要延挨時刻,誤其美事。」
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一》:「煩勞了列位,做兩件道袍穿穿,也見小肆中薄意。」
英語Taoist robe, traditional men's gown
德語Gewand des taoistischen Priesters (S)?, taoistisches Gewand (S)?, Gewand des daoistischen Priesters
法語longue robe traditionnelle (unisexe)?, peignoir
分字解釋
※ "道袍"的意思解釋、道袍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徐文峰又在后堂屋將一塊大紅帆布圍成一個小室,穿好短身的黑色裙式道袍,一手執長柄大刀,一手執鐵環單面鼓,裝跛足人,騎上假虎,裝腔作勢一會后,進入小室。
2.璇璣從寬大的青麻道袍的寬松衣袖里掏出了我的那把小剪刀,對我說:孩子,你看著我怎么使用它。
3.地面上生著青草,仿佛披著一件華麗的繡花道袍。
4.老者身穿灰色道袍,頭發花白但精神很足,一雙眼睛炯炯有神,站在那里雖未散發靈氣,卻仿佛有一股無形的氣場,壓迫的眾弟子心緒不寧。
5.而他對面則是一個身著道袍鶴發童顏的老者,老者的身邊則也是一身著中山裝,臉色蒼白的老者。
6.由于他的道袍穿得太久了,卻又不愿被別人察覺,因此他進城就不得不套上那件紫棉袍。
7.這男子星眉劍目,身穿清風道袍,昂首闊步,器宇軒昂,他是風燃的關門弟子,是風燃最受寵愛的小弟子。
8.身穿淡紫色道袍,聲音雖若出谷黃鶯,婉轉有余,但臉色陰森,柳眉倒豎,杏眼圓睜,令人不寒而栗,正在目不斜視盯著他們兩個。
9.一百十、一個玄色道袍的青年正在擺弄身前的瑣屑。
10.說著又看向伸出援手的人,只見來者一身道袍,白發蒼蒼,面容祥和,手持一把和頭發一樣白的拂塵,不卑不亢的站在那里,很是有出塵的感覺。
相關詞語
- dào zàng道藏
- lì dào yuán酈道元
- zhī dào知道
-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說會道
- jiào dào叫道
- nán dào難道
- yī páo衣袍
- jiǎ sì dào賈似道
- dào guāng道光
-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
-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
-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
- dào jiào道教
-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聲載道
- bái yī dào白衣道
- gàn dào干道
- tóu tóu shì dào頭頭是道
- wèn shí dào bǎi問十道百
- dào yì道義
- yín dào淫道
- huà dào化道
- zhì tóng dào hé志同道合
- dōng dào東道
- dào shì道士
- dào huì sī道會司
- shí dào食道
- dào tóng道同
- zhāng dào líng張道陵
- zuò dōng dào做東道
- zhì dào治道
- dào tóng yì hé道同義合
- huáng tǔ dào黃土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