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情
詞語解釋
道情[ dào qíng ]
⒈ ?曲藝的一個類別。淵源于唐代的《承天》《九真》等道曲。南宋始用漁鼓、筒板伴奏,故又稱道情漁鼓。至清代,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(jié)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,如陜北道情、江西道情、湖北漁鼓、四川竹琴等。道情多以唱為主,以說為輔。有坐唱、站唱、單口、對口等表演形式。
英a form of folk art; ballad with a moral theme;
引證解釋
⒈ ?道義;情理。
引南朝 宋 謝靈運 《述祖德》詩之二:“拯溺繇道情,龕暴資神理。”
前蜀 韋莊 《江上村居》詩:“本無蹤跡戀柴扃,世亂須教識道情。”
⒉ ?修道者超凡脫俗的情操。
引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“汰法師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安法師傳》:“竺法汰 者,體器弘簡,道情冥到。”
唐 楊巨源 《送李舍人歸蘭陵里》詩:“家貧境勝心無累,名重官閒口不論。惟有道情常自足,啟期天地易知恩。”
清 金農(nóng) 《東峪訪馬山人卜肆》詩:“高顙稱狂客,端居證道情。”
⒊ ?指修道者的情誼。
引唐 元稹 《伴僧行》:“春來求事百無成,因向愁中識道情。花滿杏園千萬樹,幾人能伴老僧行。”
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方外玄蹤一》引 明 來復(fù) 《游天竺》詩:“桂子巖前秋氣新,老禪留客道情真。”
⒋ ?曲藝的一種,用漁鼓和簡板伴奏。原為道士演唱的道教故事的曲子,后來用一般民間故事做題材。
引《全元散曲·端正好》:“我則待閑遙遙唱箇道情,醉醺醺的打箇稽首。”
《清平山堂話本·張子房慕道記》:“忽見 張良 漁鼓簡子,口唱道情,仙鶴遶舞,野鹿啣花,前來接駕。”
趙景深 《<中國古典講唱文學(xué)叢書>序》:“唐 代已有‘九真’、‘承天’等道曲(《唐會要》卷三三)及募化的道情; 宋 代又創(chuàng)制了漁鼓,為道情的主要的打拍樂器。”
國語辭典
道情[ dào qíng ]
⒈ ?道德的情操。
引南朝宋·謝靈運〈述祖德〉詩:「拯溺由道情,龕暴資神理。」
⒉ ?一種以唱為主的說唱藝術(shù)。用漁鼓和簡板伴奏,原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,用以宣揚出世思想,警醒頑俗。后來也用一般民間故事做題材。
引《清平山堂話本·張子房慕道記》:「行至半山,忽見張良漁鼓簡子,口唱道情。」
元·周密《武林舊事·卷七·干淳奉親》:「后苑小廝兒三十人,打息氣唱道情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道情"的意思解釋、道情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歌吹揚州惹怪名,蘭香竹影伴書聲。一枝畫筆春秋筆,十首道情天地情。脫卻烏紗真面目,潑干水墨是生平。板橋不見虹橋在,無數(shù)青山分外明。
2.曲藝之鄉(xiāng)河南有60余個劇種瀕臨滅絕,漁鼓道情等地方戲,不僅無人繼承,觀眾也越來越少。
3.可是她依舊,什么也不愿想的努力維持現(xiàn)狀,將那份孺慕之情深深封印埋葬。或許不想不問,這樣便是一生了。她花千骨永遠(yuǎn)也不會知道情為何物,也永遠(yuǎn)不會準(zhǔn)許自己知道心里愛的那個人是誰!fresh果果
4.歌吹揚州惹怪名,蘭香竹影伴書聲。一枝畫筆春秋筆,十首道情天地情。脫卻烏紗真面目,潑干水墨是生平。板橋不見虹橋在,無數(shù)青山分外明。鄧拓
5.兩年前的汶川地震曾給予了我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的眾多歷史瞬間,讓我們傾注了非同一般的人道情感。
相關(guān)詞語
- dào zàng道藏
- xīn qíng心情
- yǐn qíng隱情
- lì dào yuán酈道元
- zhī dào知道
- dòng qíng動情
- fēng qíng風(fēng)情
-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說會道
- qíng jié情節(jié)
- jiào dào叫道
- nán dào難道
- mín qíng民情
- jiǎ sì dào賈似道
- dào guāng道光
-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
- qíng shí情實
-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
-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
- dào jiào道教
- biǎo qíng表情
-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聲載道
- bái yī dào白衣道
- gàn dào干道
-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見鐘情
- tóu tóu shì dào頭頭是道
- háng qíng行情
- wèn shí dào bǎi問十道百
- dào yì道義
- qíng lǐ情理
- yín dào淫道
- tóng qíng同情
- qíng zhì情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