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dēng chūn tái
注音ㄉㄥ ㄔㄨㄣ ㄊㄞˊ
繁體登春臺
⒈ ?《老子》:“眾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臺。”后以“登春臺”比喻盛世和樂氣象。
⒉ ?曲名。宋太宗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。
⒈ ?后以“登春臺”比喻盛世和樂氣象。
引《老子》:“眾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臺。”
晉 潘岳 《秋興賦》:“仰羣儁之逸軌兮,攀云漢以游騁。登春臺之熙熙兮,珥金貂之烱烱。”
唐 陸贄 《登春臺賦》:“登春臺而寫望,獨觀化以娛情。”
⒉ ?曲名。 宋太宗 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。
引《宋史·樂志十七》:“太宗 洞曉音律,前后親制大小曲及因舊曲剏新聲者,總三百九十……小石角九:《月宮春》、《折仙枝》、《春日遲》、《綺筵春》、《登春臺》、《紫桃花》、《一林紅》、《喜春雨》、《汎春池》。”
1.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,路名取自老子《道德經》中“眾人熙熙,如登春臺”一語,后來它成為成都市著名的商業品牌和城市名片,但一直沒有自己的標識。
2.在標識背面,則寫有“春熙”來源的典故———“眾人熙熙,如登春臺”字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