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小平
![鄧小平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15301.png)
詞語解釋
鄧小平(鄧小平)[ dèng xiǎo píng ]
⒈ ?(1904-1997)馬克思主義者,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、政治家、軍事家、外交家,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。四川廣安人。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。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大革命失敗后,先后領導了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,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、第八軍。由于擁護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,被當時的“左”傾領導撤銷職務。1934年參加長征,次年出席遵義會議。抗日戰爭時期,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、一二九師政委,同劉伯承共同領導創建了太行、太岳、冀南等抗日根據地。解放戰爭時期,任晉冀魯豫野戰軍、中原野戰軍、第二野戰軍政委,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中共中央中原局、華東局第一書記,曾參加領導了挺進中原和淮海、渡江等戰役。建國后,任國務院副總理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。“文化大革命”開始后,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打擊,失去一切職務。1973年恢復國務院副總理職務。1975年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,并任中央軍委副主席、解放軍總參謀長,主持黨、國家和軍隊的日常工作,并著手對“文化大革命”造成的嚴重混亂局面進行全面整頓。1976年再次遭到錯誤批判和誣陷,被撤銷一切職務。1977年恢復原任的黨政軍領導職務,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。1978年后任全國政協主席、中共中央軍委主席、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、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主席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成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,領導全黨總結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,糾正“文化大革命”的錯誤,堅持科學地認識和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;他是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,制訂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“一個中心、兩個基本點”的基本路線,確立了黨在經濟、政治、外交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軍事、祖國統一、黨的建設等方面的一整套方針政策,成功地開辟了在改革開放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道路。主要著作編為《鄧小平文選》(共三卷)。
分字解釋
※ "鄧小平"的意思解釋、鄧小平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從實踐中學,從書本上學,從自己和人家的經驗教訓中學。要克服保守主義和本本主義。鄧小平
2.在人才的問題上,要特別強調一下,必須打破常規去發現,選拔和培養杰出的人才。鄧小平
3.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,走自己的道路,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,這就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。鄧小平
4.善于發現人才,團結人才,使用人才,是領導者成熟的主要標志之一。鄧小平
5.左已形成了一種習慣勢力,現在中國反對改革的人不多,但在制定和實行具體政策的時候,總容易出現有一點留戀過去的情況,習慣的東西就起作用,就冒出來了。鄧小平
6.歷史上生產資料,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;同樣,歷史上的勞動力,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。鄧小平
7.社會主義的本質,是解放生產力,發展生產力,消滅剝削,消除兩極分化,最終達到共同富裕。鄧小平
8.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的資格,而成為世界公民。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,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。鄧小平
9.開放、搞活政策延續多久,端正黨風的工作就得干多久,糾正不正之風,打擊犯罪就得干多久,這樣才能保證我們開放,搞活政策扔正確執行。鄧小平
10.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作用是無窮無盡的,科學是了不起的事情。鄧小平
相關詞語
- xiǎo huì zǐ小會子
- bù píng shēng不平生
- gōng píng chèng公平秤
- xiǎo lù小路
- bān píng扳平
- xiē xiǎo些小
- xiǎo xiǎo shuō小小說
- láng píng郎平
- píng mǐ平米
- tài píng gǔ太平鼓
- shào píng pǔ邵平圃
- dà píng大平
- rè píng héng熱平衡
- xiǎo píng qián小平錢
- xiǎo píng qián小平錢
- bǎi píng擺平
- biǎn píng zú扁平足
- cháng píng yán常平鹽
- xiǎo nián yè小年夜
- xiǎo gàn wǔ小干仵
- píng mín平民
- xiǎo jié yè小節夜
- chén píng xí陳平席
- gǔ jīn xiǎo shuō古今小說
- tài píng lìng太平令
- píng jú平局
- píng shí平實
- píng dìng平定
- zhǎn píng 平
- xiǎo dǎ小打
- diàn xiǎo èr店小二
- ān píng安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