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dí jūn
注音ㄉ一ˊ ㄐㄨㄣ
繁體敵軍
詞性名詞
1.欲阻止持有搭橋裝備的敵軍渡河,那是困難的。如果攔截橋道的軍隊的目的是在施行包圍,那么,司令官在認清了自己不能有效地阻止渡河之時,就應立即設法在敵人之前趕到河流與他施行包圍的地點之間的處所。
2.波蘭弓箭兵身穿輕甲,裝備大盾,能夠在陣前設置拒馬尖樁,令敵軍騎兵望而生畏。
3.要使如此大膽的行動得以取勝,需要蒙蔽敵軍,“兵不厭詐,出奇制勝”。大仲馬
4.一名好的狙擊手可以壓制住一個排:當開第一槍的時候,整個敵軍排都會立刻停止行動,他就可以乘機變換位置。
5.我軍已向敵軍攻擊,拿下敵占區,是指日可待的事。
6.敵軍官兵聽到被包圍的消息后,都像冷水澆頭,沒了生氣。
7.我軍已將敵人團團包圍,守敵軍心渙散,已成驚弓之鳥,一觸即潰。
8.因為不了解敵軍的情況,我們決定按兵不動。
9.黑暗中一些窸窸窣窣的聲響,不免使得那敗軍風聲鶴唳,生怕是乘勝追擊的敵軍的埋伏。
10.這次自衛反擊戰把敵軍打得喪魂落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