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ē chǎn
注音ㄜ ㄔㄢˇ
繁體阿諂
⒈ ?阿諛奉承。
⒈ ?阿諛奉承。
引漢 陳琳 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故 九江 太守 邊讓,英才俊偉,天下知名,直言正色,論不阿諂,身首被梟懸之誅,妻孥受灰滅之咎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君道》:“上宰鼎列,委之母后之族,專斷顧問,決之阿諂之徒。”
宋 司馬光 《超然臺詩寄子瞻學士》:“用此始優游,當官免阿諂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五三回:“﹝ 李逵 ﹞不會阿諂於人,雖 ,其忠不改。”
⒈ ?向別人討好奉承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七四上·袁紹傳》:「英才俊逸,以直言正色,論不阿諂,身被梟懸之戮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