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gài niàn huà
注音ㄍㄞˋ ㄋ一ㄢˋ ㄏㄨㄚˋ
詞性形容詞
⒈ ?指文藝創(chuàng)作中缺乏深刻的具體描寫和典型形象的塑造,用抽象概念代替人物個性的不良傾向:要克服文藝創(chuàng)作中的概念化傾向。
⒈ ?文藝創(chuàng)作中的一種不良傾向。作者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忽視共性和個性、一般和特殊的辯證關(guān)系,對生活和人物作簡單化的理解,缺乏具體的描寫和典型形象的塑造,用抽象概念代替人物個性。這樣,就造成了作品的概念化。概念化的作品不能揭示社會本質(zhì),缺乏感染力。
引丁玲 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·寫在前邊》:“﹝我﹞只想把這個階段的土改工作的過程寫出來……人物不要太概念化就行了。”
1.“人”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,被無知和偏見遮蔽,被概念化,被模式化,這些思維,就埋在無意識之下。無意識是如此之深,以至于常常看不見他人,對自己也熟視無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