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guà piáo
注音ㄍㄨㄚˋ ㄆ一ㄠˊ
繁體掛瓢
⒈ ?亦作“掛瓢”。
⒉ ?《太平御覽》卷七六二引漢蔡邕《琴操》:“許由無(wú)杯器,常以手捧水。人以一瓢遺之,由操飲畢,以瓢掛樹(shù)。風(fēng)吹樹(shù),瓢動(dòng),歷歷有聲。由以為煩擾,遂取捐之?!焙笠浴皰炱啊睘殡[居或隱者傲世的典故。
⒈ ?亦作“掛瓢”。 《太平御覽》卷七六二引 漢 蔡邕 《琴操》:“許由 無(wú)杯器,常以手捧水。人以一瓢遺之, 由 操飲畢,以瓢掛樹(shù)。風(fēng)吹樹(shù),瓢動(dòng),歷歷有聲。
引由 以為煩擾,遂取捐之。”
后以“掛瓢”為隱居或隱者傲世的典故。 唐 錢(qián)起 《謁許由廟》詩(shī):“松上掛瓢枝幾變,石間洗耳水空流。”
明 管正儀 《古先生墓》詩(shī):“采薇非徇義,掛瓢非避榮?!?br />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(yáng)消夏錄二》:“人人為 巢 許,則至今洪水橫流,併掛瓢飲犢之地亦不可得矣。”
⒈ ?比喻避世隱居。參見(jiàn)「許由棄瓢」條。
引唐·李嶠〈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居〉詩(shī):「邑罕懸磬貧,山無(wú)掛瓢逸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