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難
![國難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97159.png)
詞語解釋
國難[ guó nàn ]
⒈ ?國家的患難、災(zāi)難,特指由外國侵略造成的國家災(zāi)難。
例捐軀赴國難,視 忽如歸。
國難當(dāng)頭。
英national calamity(caused by foreign aggression); troubles in our native land;
引證解釋
⒈ ?國儺。古指國家驅(qū)逐疫鬼之官,又名方相氏。難,通“儺”。按,儺,驅(qū)逐疫鬼謂之儺。
引《禮記·月令》:“命國難,九門磔攘,以畢春氣。”
鄭玄 注:“此難,難陰氣也。”
⒉ ?國家的危難。
引《漢書·翟方進傳》:“方今宗室衰弱,外無彊蕃,天下傾首服從,莫能亢捍國難。”
《南史·徐文盛傳》:“﹝ 文盛 ﹞聞國難,乃召募得數(shù)萬人來赴, 元帝 以為 秦州 刺史,加都督,授以東討之略。”
宋 文天祥 《<指南錄>自序》:“生無以救國難, 猶為厲鬼以擊賊。”
明 王猷定 《己亥七月移家盧家堡舟中即事》詩:“國難輕妻子,時危重甲兵。”
廖仲愷 《致饒潛川黃德源曾允明等函》:“中山先生 魚日乘兵艦歸 粵,整軍經(jīng)武,以靖國難。”
國語辭典
國難[ guó nàn ]
⒈ ?國家的危難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五回》:「糾合義兵,并赴國難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國難"的意思解釋、國難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左相乃月之國三朝元老,德高望重深受百姓愛戴,是月之國難得的一位忠君愛國的好官。
2.該香煙直接以此國難日為牌名,以警醒中國人,而煙標(biāo)副版為少帥張學(xué)良將軍身披戎裝的手繪肖像,其神態(tài)威嚴(yán)目光炯炯有神,似已做好保家衛(wèi)國的一切準(zhǔn)備。
3.比如當(dāng)年中華總商會、怡和軒、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等機構(gòu),積極奔走呼吁,為中國抗戰(zhàn)提供了巨大的物質(zhì)和精神支持。
4.棄身鋒刃端,性命安可懷?父母且不顧,何言子與妻!名編壯士籍,不得中顧私。捐軀赴國難,視 忽如歸!
5.如果把政府的投入和銀行雪崩般的放貸加起來看,中國的刺激直讓美國難望其項背。
6.即至漢亡,面折庭爭、慨赴國難之士比比皆是。
7.及至國難當(dāng)頭異族入侵,壯志凌云,豪情萬丈,不避蠻煙瘴雨之苦,躍馬西南邊陲,部勒戎卒,殫力墾殖,組訓(xùn)地方,以鞏固國防。
8.“國難日亟,希兄移至*彎,共濟艱危,為盼!”宋子文基于盛意難卻,曾于1950年3月,專程赴臺報聘,短暫訪臺數(shù)日。
9.國難家仇讓他日日夜夜不能安眠。
10.恩?文姬雖是婦道人家,但也知道也知道如今黃巾之亂已經(jīng)平定,天下河清海晏,正是百廢待興之時,何來國難當(dāng)頭之說?
相關(guān)詞語
- guó yǒu國有
- guó zhōng zhī guó國中之國
- guó mín國民
- guó huì shān國會山
- guó dū國都
- guó yōu國憂
- wáng guó王國
- nán shàng jiā nán難上加難
-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
- fù guó負(fù)國
- guó cè國策
- guó yǔ國語
- nán tīng難聽
- chì tǔ guó赤土國
-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
- mín guó民國
-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
-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
- guó měi國美
- nán dào難道
- chū guó出國
- jiān nán艱難
- guó tài mín ān國泰民安
- guó huì國會
- nán guài難怪
- kǔ nàn苦難
- zǔ guó祖國
- guó jiā國家
- shàng yī yī guó上醫(yī)醫(yī)國
- bái mín guó白民國
- xīng guó興國
- sān guó三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