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寂
![空寂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7954.png)
詞語解釋
空寂[ kōng jì ]
⒈ ?空曠寂靜。
例空寂的山野。
英open and quiet;
⒉ ?佛門;佛法。
英Buddhism; dharma;
引證解釋
⒈ ?空虛寂寞。
引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史官建置》:“茍史官不絶,竹帛長存;則其人已亡,杳成空寂,而其事如在,皎同星漢。”
宋 葉適 《黃子耕墓志銘》:“余觀 子耕 了外物成壞,猶影像空寂。”
清 姚鼐 《歸舟》詩:“老翁萬事投空寂,只寫清詩處處留。”
⒉ ?空洞枯寂。
引宋 葉適 《存齋銘》:“性因物迷,心與事往;必謹司之,勿抑勿放;勿趣有為,勿墮空寂;是故無存,執妄為得。”
明 王守仁 《大學問》:“蓋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,然惟不知止於至善,而騖其私心於過高,是以失之虛罔、空寂,而無有乎家國、天下之施。”
⒊ ?幽靜冷落。
引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殯宮餅》:“中夜空寂,不妨過我。”
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九:“就是腳下這座大石橋,也顯著異常的空寂,特別的白凈,連燈光都有點凄涼。”
秦兆陽 《老羊工》:“在這空寂得怕人的大山里邊,有時候,他是多么希望有個人來跟他說說話兒啊!”
⒋ ?佛教語。謂事物了無自性,本無生滅。
引《楞嚴經》卷五:“我曠劫來,心得無礙;自憶受生如 恒河 沙,初在母胎,即知空寂。”
唐 劉長卿 《題虎丘寺》詩:“久迷空寂理,多為繁華故。”
明 方孝孺 《答鄭仲辯書》之二:“顧來日之漸短,悼往事之可悔,於是覽佛氏空寂之音,而有當於心,遂委身而從事焉。”
⒌ ?指佛法,佛門。
引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王韶悔 伐》:“王韶 在 熙河 多 伐,晚年乃出知 洪州,頗多悔恨,棲心空寂,冀有以洗滌之。”
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彈絲》:“長厭繁華,每欲投身於空寂。”
分字解釋
※ "空寂"的意思解釋、空寂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思人世而有為者,須先領得世外風光,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;思出世而無染者,須先諳盡世中滋味,否則無以持空寂之樂趣。
2.梵行法不可得故。三世法皆空寂故。意無取著故。心無障礙故。所行無二故。方便自在故。受無相法故。觀無相法故。知佛法平等故。具一切佛法故。如是名為清凈梵行。
3.白云悠悠的日子,天空格外的湛藍,大地異常的空寂。疾風過處,綠草上躍動著一顆充滿活力的心。一顆心,再配一雙腳,便勾勒出了我去遠方放牧青春的風景線。
4.二百十、待眾人到齊之后,空寂犀利的眼鋒四周一掃,嘈雜的大殿頓時就安靜下來。
5.后院似乎是個練功場,緊挨著圍墻種植著各種樹木,但中間平整空曠,散落著石鎖石擔杖等練功用具,此時靜悄悄的,空寂無人。
6.思出世而無染者,須先諳盡世中滋味。否則無以持空寂之后苦趣。
7.白云悠悠的日子,天空格外的湛藍,大地異常的空寂。疾風過處,綠草上躍動著一顆充滿活力的心。一顆心,再配一雙腳,便勾勒出了我去遠方放牧青春的風景線。
8.空寂的山谷中,不變的青草依舊豐茂,不息的溪水依舊瀲滟,厲天不知疲倦的往返穿梭其中,瘦小的身軀,羸弱的肩膀卻要扛起一切的一切。
9.思人世而有為者,須先領得世外風光,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;思出世而無染者,須先諳盡世中滋味,否則無以持空寂之樂趣。
10.陌路盡頭,撒去一抨慘淡暗白的骨灰,有多少淡漠的人情能夠留得住厚養薄葬的遺憾,在悲郁的挽歌的尾音上,給這尊尊沉默的青碑下孤孑的魂靈叩首,而在這朝生暮 之間,有多少尸骨未寒的魂靈遁入空寂,卻在人世中再也撈不起一絲紀念。
相關詞語
- jì mò寂寞
- kū jì枯寂
- shùn jì順寂
- lěng jì冷寂
- kōng zhōng空中
- shěn jì沈寂
- chén jì沉寂
- xīng kōng星空
- xū jì虛寂
- jì jìng寂靜
- yuán jì圓寂
- sù jì肅寂
- suì jì邃寂
- xián jì閑寂
- kōng tiáo空調
- chōng jì沖寂
- jí sè kōng即色空
- liáo jì寥寂
- háng kōng航空
- sè kōng色空
- tiān kōng天空
- jìng jì靜寂
- gāo kōng zuò yè高空作業
- jì mò寂默
- jì jì寂寂
- jì liáo寂寥
- kōng kōng空空
- gū jì孤寂
- zhēn jì真寂
- wù jì悟寂
- sī kōng tú司空圖
- kōng kōng rú yě空空如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