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
注音ㄇㄞˋ ㄐ一ㄢˋ ㄇㄞˇ ㄋ一ㄡˊ
成語解釋
賣劍買牛
繁體賣劍買牛
⒈ ?謂賣掉武器,從事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。
⒈ ?謂賣掉武器,從事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。
引《漢書·循吏傳·龔遂》:“民有帶持刀劍者,使賣劍買牛,賣刀買犢,曰:‘何為帶牛佩犢!’春夏不得不趨田畝,秋冬課收斂,益蓄果實(shí)蔆芡。勞來循行,郡中皆有畜積,吏民皆富實(shí)。獄訟止息?!?br />宋 陸游 《游近村》詩之二:“乞漿得酒人情好,賣劍買牛農(nóng)事興?!?br />金 元好問 《示崔雷詩社諸人》詩:“賣劍買牛真得計(jì),腰金騎鶴恐非才?!?br />亦省作“賣劍”。 唐 黃滔 《誤筆牛賦》:“筆為鋒也,無慙賣劍之年;墨作池焉,豈愧蹊田之日。”
⒈ ?漢宣帝時(shí),渤海因饑荒,居民多帶持刀劍為盜,龔遂為太守后,勸民舍棄刀劍,改業(yè)歸農(nóng)。見《漢書·卷八九·循吏傳·龔遂傳》。后比喻舍棄剽掠而改行務(wù)農(nóng)。宋·陸游〈答吳提宮啟〉:「賣劍買牛,念即歸于農(nóng)畝,乘車載笠,尚永記于交盟?!挂沧鳌纲I牛賣劍」、「買犁賣劍」、「賣刀買犢」、「賣刀買?!?、「賣劍渤海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