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màn cáng huì dào
注音ㄇㄢˋ ㄘㄤˊ ㄏㄨㄟˋ ㄉㄠˋ
成語解釋
慢藏誨盜
繁體慢藏誨盜
⒈ ?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盜竊。
⒈ ?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盜竊。
引《易·繫辭上》:“慢藏誨盜,冶容誨淫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若慢藏財物,守掌不謹(jǐn),則教誨於盜者,使來取此物。”
《舊五代史·晉書·桑維翰傳》:“即今主帥赴闕,軍府無人,臣竊思慢藏誨盜之言,恐非勇夫重閉之意,愿迴深慮,免起姦謀。”
魯迅 《墳·堅壁清野主義》:“古圣人所教的‘慢藏誨盜,冶容誨淫’,就是說子女玉帛的處理方法,是應(yīng)該堅壁清野的。”
⒈ ?收藏財物不謹(jǐn)慎,以致引起盜賊偷竊。
引《易經(jīng)·系辭上》:「慢藏誨盜,冶容誨淫。」
《舊五代史·卷八九·晉書·桑維翰傳》:「即今主帥赴闕,軍府無人,臣竊思慢藏誨盜之言,恐非勇夫重閉之意。」
近財不露眼
1.他常常勸告我們別把手表、戒指隨意放置,以免慢藏誨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