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máng juē
注音ㄇㄤˊ ㄐㄩㄝ
⒈ ?即芒鞋。
⒉ ?借指隱逸或僧道。
⒈ ?即芒鞋。
引《晉書·劉惔傳》:“惔 少清遠,有標奇,與母 任氏 寓居 京口,家貧,織芒屩為養(yǎng)。”
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丹鉛新錄八·履考》:“六朝 前率草為履,古稱芒屩,蓋賤者之服,大抵皆然。”
潘飛聲 《碧云寺題石臺上》詩:“欲借舊蒲團,暫息破芒屩。”
⒉ ?借指隱逸或僧道。參見“芒鞋”。
引唐 韓愈 李正封 《晚秋郾城夜會聯(lián)句》:“ 馬祭旄纛,炰羔禮芒屩。”
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愿云師》:“今觀吾師行,四海一芒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