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nì zéi
注音ㄋ一ˋ ㄗㄟˊ
繁體逆賊
⒈ ?叛賊。
例罵逆賊當 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
英rebel; renegade; traitor; turncoat;
⒈ ?對叛逆者的憎稱。
引《敦煌變文集·伍子胥變文》:“梁國 之臣,逆賊 子胥,父事於君,不能忠謹。”
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雜論》:“於嘑!胡椒八百斛,世以為侈也,今觀二逆賊所籍,視 元載 何如也!”
柳青 《銅墻鐵壁》第十八章:“他們甚至于沖散了 劉戡 的警衛連,差一點沒活捉了那個逆賊。”
⒈ ?叛逆的人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三回》:「段珪逆賊,安敢劫太后!」
《西游記·第九回》:「誰知那鯉魚就是此處龍王,后來逆賊把我推在水中,全虧得他救我。」
1.報道稱,朝鮮最高司令部在聲明中說,朝方將“逆賊敗黨”的行為當作新的宣戰,將會采取相應的軍事報復。
2.況乎行陳凡才,斗筲小器,而懷問鼎之志,敢構無君之逆哉!逆賊沈攸之,出自萊畝,寂寥累世,故司空沈公以從父宗廕,愛之若子,卵翼吹噓,得升官秩。
3.這是公然宣稱要奪取天下稱圣稱王,而且建元大興,并且以熊儲的名義發布了安民告示,號召各地大明軍隊起兵勤王,共討燕京逆賊朱由檢。
4.武戲著重刻畫英雄人物,角色多為忠心耿耿的武將,名聲顯赫的帝王和足智多謀的文臣,所有這些角色在劇中與叛臣逆賊作斗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