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pāi àn ér qǐ
注音ㄆㄞ ㄢˋ ㄦˊ ㄑ一ˇ
成語解釋
拍案而起
⒈ ?拍著桌子猛然起立。形容極為憤怒。
例羋氏大怒,拍案而起。——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
英strike the table and rise to one’s feet;
⒈ ?一拍桌子猛然站起,形容憤慨之極。
例如:「人質被撕票的消息傳來,大家都拍案而起。」
英語lit. to slap the table and stand up (idiom)?; fig. at the end of one's tether, unable to take it any more
1.一些開發商聽到某些"官話"后也拍案而起:"簡直是指鹿為馬,一派胡言"。
2., 對宗楚客這種誤國害民之舉,燕欽融拍案而起,當朝要上本彈劾,而剛才還義憤填膺的別駕卻趕忙攔住了他,告訴他千萬不可意氣用事。
3.這就決定了面對社會的不平之事,律師應有拍案而起,仗義執言,慷慨陳辭的豪氣和激情,沒有這樣的激情,我們的執業活動就會失去良知和正義的動力。
4.這老算命的最喜歡打趣他,要放在以前,李昊天定然耐不住性子,不說大喝一聲拍案而起,最起碼也會怒目而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