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?舊時指不合正體的俗字。
英unorthographical character;
⒈ ?指不合正體的俗字。
引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破體字》:“朝考殿試,最重書法,大要以黑、光、勻為主,并不可有破體字。”亦省作“破體”。 明 焦竑 《焦氏筆乘續集·訛字》:“書生傳寫,破體者多,對讀支離,辨正者少。”
⒈ ?通稱不合正體的俗字。也作「破體書」。
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
導航: 古籍 詩人 名句 詩文 字典 詞典 成語 英文單詞 作文
Copyright ? 2022-2024 新字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