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ān yīn
注音ㄙㄢ 一ㄣ
繁體三陰
⒈ ?《易》卦的三陰爻,合之則為《坤》卦。亦象盛陰之氣。
⒉ ?中醫(yī)用語。指六經(jīng)中的太陰、少陰、厥陰。可分為三對六脈:手太陰肺經(jīng),足太陰脾經(jīng),手少陰心經(jīng),足少陰腎經(jīng),手厥陰心包經(jīng),足厥陰肝經(jīng)。
⒈ ?《易》卦的三陰爻,合之則為《坤》卦。亦象盛陰之氣。
引《易·否》“初六,拔茅茹,以其匯,貞吉亨” 三國 魏 王弼 注:“居《否》之時(shí),動則入邪;三陰同道,皆不可進(jìn)。”
《禮記·月令》“﹝孟春之月﹞地氣上騰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三陰為《坤》,《坤》體在上……五月一陰生,六月二陰生,陰氣尚微,成物未具。七月三陰生而成《坤》體。”
《魏書·崔浩傳》:“今年己巳三陰之歲,歲星襲月。”
⒉ ?中醫(yī)用語。指六經(jīng)中的太陰、少陰、厥陰。可分為三對六脈:手太陰肺經(jīng),足太陰脾經(jīng),手少陰心經(jīng),足少陰腎經(jīng),手厥陰心包經(jīng),足厥陰肝經(jīng)。
引《素問·陰陽離合論》:“今三陰三陽,不應(yīng)陰陽,其故何也?”
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三陰俱搏者,如法。”
⒈ ?中醫(yī)指太陰、少陰、厥陰的合稱。包含了手三陰與足三陰,共六條經(jīng)脈。可辨證在身體深部或五臟有病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