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帖
![試帖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21910.png)
詞語解釋
試帖[ shì tiě ]
⒈ ?唐代明經(jīng)科試士之法。在試卷上抄錄一段經(jīng)文,另用他紙覆在上面,中開一行,顯露字句,被試者即據(jù)以補上下文。即試帖詩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代明經(jīng)科試士之法。在試卷上抄錄一段經(jīng)文,另用他紙覆在上面,中開一行,顯露字句,被試者即據(jù)以補上下文。
引《新唐書·選舉志上》:“乃詔自今明經(jīng)試帖粗十得六以上,進(jìn)士試雜文二篇,通文律者然后試策。”
⒉ ?即試帖詩。參見“試帖詩”。
引唐 孟棨 《本事詩·徵咎》:“崔曙 進(jìn)士作《明堂火珠》詩試帖,曰:‘夜來雙月滿,曙后一星孤。’”
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韓昌黎詩》:“又如《喜雪獻(xiàn)裴尚書》、《詠月和崔舍人》以及《叉魚》、《詠雪》等詩,更復(fù)措思極細(xì)、遣詞極工,雖工於試帖者,亦遜其穩(wěn)麗。”
胡適 《<詞選>自序》:“這種詞等于文中的八股,詩中的試帖;這是一班詞匠的笨把戲,算不得文學(xué)。”
國語辭典
試帖[ shì tiě ]
⒈ ?科舉時代考試時所作的詩,多用古人詩句命題,冠以賦得二字,其詩或五言、七言,或八韻、六韻,在詩中自成一體,稱為「試帖」。
⒉ ?唐時明經(jīng)考試的方法。即帖經(jīng)取士,將所習(xí)的經(jīng)文,掩其兩端,中開一行,裁紙為帖,稱為「試帖」。
引《新唐書·卷四四·選舉志上》:「乃詔自今明經(jīng)試帖粗十得六以上,進(jìn)士試雜文二篇,通文律者然后試策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試帖"的意思解釋、試帖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詞語
- dū shì都試
- shì nián gēng試年庚
- shì yī試衣
- shì juàn試卷
- bǎi shì百試
- huí tiě回帖
- shì tí試題
- kǎo shì考試
- wǔ huì shì武會試
- shì yòng試用
- cè shì測試
- shì diǎn試點
- xiāng huì shì鄉(xiāng)會試
- yì shì義試
- miàn shì面試
- cǎo tiē草帖
- tiě zǐ帖子
- yuè yuè yù shì躍躍欲試
- shì kè試課
- tiáo shì調(diào)試
- huì shì會試
- shì tú試圖
- shì xiāng luó試香羅
- shēng píng tiē升平帖
- bù shì不試
- yù shì御試
- bēi tiè碑帖
- shì yìng試映
- shì chūn試春
- lǚ shì bù shuǎng屢試不爽
- fù shì覆試
- huàn tiě換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