綏
![綏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283569.png)
詞語解釋
綏[ sǐ suí ]
⒈ ?謂軍隊敗退,;將領(lǐng)應(yīng)當(dāng)治罪。效 沙場。指 于戰(zhàn)事者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軍隊敗退,;將領(lǐng)應(yīng)當(dāng)治罪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(jì)》:“《司馬法》‘將軍 綏’……是古之將者,軍破于外,而家受罪于內(nèi)也。自命將征行,但賞功而不罰罪,非國典也。其令諸將出征,敗軍者抵罪,失利者免官爵。”
《舊唐書·忠義傳下·李源》:“《禮》著 綏,《傳》稱握節(jié),捐生守位,取重人倫。”
⒉ ?效 沙場。
引唐 杜牧 《聞慶州趙縱使君與黨項戰(zhàn)中箭身 長句》:“ 綏卻是古來有,驍將自驚今日無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德宗興元元年》:“上有掣肘之譏,下無 綏之志。”
《明史·王元翰傳》:“平居凍餒,脫巾可虞,有事怨憤, 綏無望。塞北之患未可知也。”
⒊ ?指 于戰(zhàn)事者。
引唐 陳子昂 《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》:“遂得齒劍餘魂,更參授鉞之任; 綏之魄,復(fù)同挾纊之恩。”
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十一:“方振聲 以縣丞謚‘義烈’,俱照知府例卹,則皆出特恩。蓋我圣朝崇奬 綏不遺微末如此也。”
國語辭典
綏[ sǐ suí ]
⒈ ?效命戰(zhàn)場,以身殉軍。
引《左傳·文公十二年》唐·孔穎達(dá)·正義:「魏武全引司馬法云:『將軍 綏。』」
明·陸世廉《西臺記·第三出》:「論 綏原是吾曹職分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 綏"的意思解釋、 綏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詞語
- sǐ wú yí yōu 無遺憂
- zhī sǐ mí èr之 靡二
- sǐ shēn fèn 身分
- sǐ mìng 命
- sǐ jiǎo 角
- sǐ wáng 亡
- pà sǐ guǐ怕 鬼
- sǐ shì 士
- sǐ jī 機
- shì sǐ bù èr誓 不二
- sǐ guāng 光
- sǐ jì 寂
- zuò sǐ作
- yì sǐ義
- sǐ qì chén chén 氣沉沉
- yǒu sǐ wú èr有 無二
- sǐ lù 路
- zhǎo sǐ找
- shēng sǐ生
- sǐ huī 灰
- sǐ miè 滅
- bù dé sǐ不得
- huài sǐ壞
- pà sǐ怕
- zuì yīng wàn sǐ罪應(yīng)萬
- sǐ shì 市
- jì sǐ pò既 魄
- xuē dāo shì sǐ靴刀誓
- zhāo wén dào,xī sǐ kě yǐ朝聞道,夕 可矣
- zòng suí縱綏
- yuān sǐ冤
- xiāng sǐ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