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ǒng bá
注音ㄙㄨㄥˇ ㄅㄚˊ
繁體聳拔
⒈ ?高聳挺拔。
例群峰聳拔。
英tall and straight;
⒈ ?高聳挺拔。
引唐 王叡 《松》詩:“寒松聳拔倚蒼岑,緑葉扶疏自結陰。”
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七》:“又有危峯自西山東突,與 鶴鳴 之峯南北如雙臂前舒。但 鶴鳴 嶙峋而繚繞,此峯聳拔而拱立為異耳。”
清 嚴如熤 《三省邊防備覽·策略》:“留壩 在棧道中,西有 紫柏山,高數十里,青巒聳拔,上插云霄。”
⒉ ?指人物或詩文的高超。
引《朱子語錄》卷一一七:“須思量到如何便超凡而達圣。今日為鄉人,明日為圣賢,如何會到此便一聳拔。如此方有長進。”
清 吳偉業 《梅村詩話》三:“﹝ 楊廷麟 ﹞詩則好用奇思棘句,不甚合律。然秀異聳拔,往往出人。”
1.聳拔如劍的高峰,罩著蒙蒙云霧,透著一股幽靜而神秘的氣息,蒼翠古松矗立峰崖峭壁之中,乘風迎霧,高超俊逸,若似古老神仙遨游太虛一般自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