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tāi fà
注音ㄊㄞ ㄈㄚˋ
繁體胎髮
詞性名詞
⒈ ?嬰兒沒剃過的頭發(fā)。
英foetal hair;
⒉ ?胎毛。
英lanugo;
⒈ ?初生嬰兒未剃過的頭發(fā)。
引唐 白居易 《阿崔》詩:“膩剃新胎髮,香繃小繡襦。”
宋 陸游 《旅舍偶題》詩:“童顏幾歲已辭鏡,胎髮今朝還入梳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四七回:“你這廝口邊奶腥未退,頭上胎髮猶存。”
碧野 《沒有花的春天》第四章:“她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嬰兒的軟絲似的胎發(fā)。”
胎發(fā)常用以制筆,歷代多有記載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藝絕》:“南朝 有姥善作筆, 蕭子云 常書用,筆心用胎髮。”
五代 齊己 《送胎發(fā)筆寄仁公》詩:“內(nèi)惟胎髮外秋毫,緑玉新栽管束牢。”
清 梁同書 《筆史》:“蕭祭酒 筆用胎髮為柱。”
⒈ ?小兒初生時的毛發(fā)。
1.藥物因素:有些藥物能通過胎盤屏障影響胚胎發(fā)育,如安眠藥、抗過敏藥、苯妥英那、腎上腺皮質(zhì)激素、環(huán)磷酸胺均可導(dǎo)致胎兒畸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