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tài niáng
注音ㄊㄞˋ ㄋ一ㄤˊ
⒈ ?亦作“泰娘”。
⒉ ?唐歌伎名。唐劉禹錫《泰娘歌》:“泰娘家本閶門西,門前緑水環金堤。”后亦以“泰娘”稱吳地歌伎。
⒈ ?亦作“泰孃”。 唐 歌伎名。參閱 唐 劉禹錫 《泰娘歌》引。
引唐 劉禹錫 《泰娘歌》:“泰娘 家本 閶門 西,門前緑水環金堤。”
后亦以“泰娘”稱 吳 地歌伎。 宋 蘇軾 《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》詩之二:“喚船渡口迎 秋女,駐馬橋邊問 泰娘。”
清 吳偉業 《西巘顧侍御招同沉山人友圣虎丘夜集作圖紀勝因賦長句》:“賀老 一歌常月下, 泰孃 雙槳即門前。”
1.秋娘渡與泰娘橋,風又飄飄,雨又蕭蕭。
2.一片春愁待酒澆。江上舟搖,樓上簾招。秋娘渡與泰娘橋,風又飄飄,雨又蕭蕭。何日歸家洗客袍?銀字笙調,心字香燒。流光容易把人拋,紅了櫻桃,綠了芭蕉。
3.一剪梅·舟過吳江,蔣捷,一片春愁待酒澆,江上舟搖,樓上簾招。秋娘渡與泰娘橋。風又飄飄,雨又蕭蕭。何日歸家洗客袍?銀字笙調,心字香澆。流光容易把人拋,紅了櫻桃,綠了芭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