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téng xiě
注音ㄊㄥˊ ㄒ一ㄝˇ
繁體謄寫
詞性動詞
⒈ ?抄寫。
英copy out; transcribe;
⒈ ?照底稿抄寫。
引《宋史·選舉志一》:“試卷,內臣收之,付編排官,去其卷首鄉貫狀,別以字號第之;付封彌官謄寫校勘,用御書院印,付考官定等畢,復封彌送覆考官再定等。”
《說文·言部》“謄” 清 段玉裁 注:“今人猶謂謄寫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三七回:“寳玉 又見 寳釵 已謄寫出來,因説道:‘了不得!香只剩下一寸了!我纔有了四句。’”
蔣元卿 《校讎學史》第五章九:“宋 刻本,率由善書之士,謄寫上板。”
⒈ ?謄清抄寫。
引《紅樓夢·第三七回》:「寶玉又見寶釵已謄寫出來,因說道:『了不得!香只剩下了一寸了,我才有了四句!』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二四回》:「那知這位王太史的時務,是要本子謄寫下來的。」
近謄錄 抄寫 鈔寫 繕寫
1.我作文時,總是先打好草稿,然后再謄寫到作文本上。
2.每次作文,他都能做到打好底稿,字斟句酌,仔細修改,最后再謄寫清楚。
3.我作文時,總是先打好草稿,然后再謄寫到作文本上。
4.寫完了作業,我就幫助爸爸謄寫文稿。
5.七夕到,祝福送上:熱戀的海枯石爛,把甜蜜來演繹;新婚的終成眷屬,把夢想來描繪;已婚的生活美滿,把幸福來謄寫;單身的莫在意,抓緊時間瀟灑夠;剩下的那個你,快點去把幸福演繹!若沒伴?回復消息我給你做伴!
6.我作文時,總是先打好草稿,然后再謄寫到作文本上。